[发明专利]溶洞漏失井段的爆炸筑巢堵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4956.8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7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智;陈小元;王委;陈永超;刘亚;刘功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F42D1/18;F42D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任利国 |
地址: | 22526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溶洞 漏失 爆炸 筑巢 堵漏 方法 | ||
1.一种溶洞漏失井段的爆炸筑巢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如下步骤:⑴当钻遇溶洞时发生失返性漏失,先停止钻进,确定溶洞口的位置和大小后,立即起钻;⑵组装爆炸筑巢工具,爆炸筑巢工具的下端设有筑巢缝管,筑巢缝管的有效长度大于溶洞口的高度,将爆炸筑巢工具连接在钻杆下端;⑶下爆炸筑巢钻具组合,每下8~10柱钻具,从钻具内水眼灌钻井液一次,每次必须灌满;⑷爆炸筑巢工具到达溶洞位置后,再次灌满钻井液;⑸调整钻具,使爆炸筑巢工具的筑巢缝管对准溶洞口的位置;⑹开泵起爆,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筑巢缝管的割缝段膨胀成笼状框架且嵌于溶洞口中,同时筑巢缝管上下两端的销钉也被剪断,爆炸筑巢工具上端的旁通阀通孔也被打开;⑺上提一段钻具,使筑巢缝管留在溶洞漏失井段;⑻开泵,通过旁通阀通孔向井下注入堵漏浆;⑼如果堵漏浆注入量大于笼状框架的内容积后,漏失量仍未减小,则起钻;⑽准备大、中、小三种正四面体架构材料并混合均匀;⑾根据井眼直径计算混合架构材料的单次投放体积,根据笼状框架的内容积计算混合架构材料的总投放量;⑿向井眼中间隔投放混合架构材料,每次投放量以上述单次投放体积为限,直至完成总投放量;⒀下拨划钻具组合,拨划钻具组合包括钻杆和连接在钻杆下端的拨划工具,下钻到底前,提前一根钻杆开泵,并启动转盘,拨划工具拨划井底的混合架构材料使其进入井眼周围的笼状框架中,在溶洞口形成有效的桥架结构;⒁确认混合架构材料已全部被划拨到井眼周围的笼状框架中;⒂使钻具下端位于溶洞口上方,向井底注入堵漏填充材料,堵漏填充材料填充在溶洞口桥架结构的缝隙中,并使环空返高至溶洞上150~200米,下部钻具内的水眼内预留250米堵漏填充材料;⒃快速起钻8柱以上,使钻具下端到达堵漏填充材料上方,然后循环一个循环周以上,继续上提钻具至安全井段,关泵进行静堵18~24小时;所述拨划工具包括芯筒,沿芯筒的轴线设有芯筒中心孔,所述芯筒的上端设有与上方钻杆连接的锥形母螺纹,所述芯筒的外周缠绕有螺旋翼,所述螺旋翼的上表面均匀焊接有多个拨划板,各拨划板分别沿芯筒的轴向及径向延伸;所述芯筒的下端旋接有锥形引导头,沿锥形引导头的轴线设有引导头中心孔,锥形引导头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与引导头中心孔相贯通的喷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溶洞漏失井段的爆炸筑巢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⒄静堵过程中若井下仍在漏失,需及时补满井筒中的钻井液;若井下已不漏失,则关闭井口的封井器憋压,开泵缓慢憋进2~6m³钻井液,使堵漏填充材料充分进入桥架结构的缝隙中;⒅观察堵漏效果,若不再漏失,则表明堵漏成功,起钻,堵漏施工完成;若漏速已减小到可控范围内,则采用常规的随钻法继续堵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洞漏失井段的爆炸筑巢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⑽中,大、中、小正四面体的棱长规格分别为30mm、20mm和10mm,大、中、小正四面体的体积混合比为大:中:小=1:8:27;步骤⑾中的单次投放体积如下:Φ311.2mm井眼的单次投放体积小于0.471m³,Φ215.9mm井眼的单次投放体积小于0.157m³、Φ152.4mm井眼的单次投放体积小于0.055m³;步骤⑿中混合架构材料的投放间隔为:井深500米以内的投放间隔为2分钟以上;井深500米以上的,井深每增加500米,投放间隔增加1分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溶洞漏失井段的爆炸筑巢堵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⒀下钻具组合的过程中,下钻到底前遇阻不得超过10kN;若遇阻超过10kN,则开泵通过;提前一根钻杆开泵的排量为20~25L/s,转盘转速为30~50rpm,缓慢下放,逐渐加压,钻压为10~30kN;当拨划工具拨划到井底时,排量提高到25~30L/s,转速提高至45~60rpm,在离井底0~2米的范围内来回活动钻具3~5分钟;步骤⒁的具体做法为:保持开泵及转盘旋转的情况下,上提钻具6米以上后,停泵停转盘,缓慢下放,看到达井底前是否遇阻,若遇阻则从遇阻点上提2米以上,然后重新开泵开转盘向下拨划到底,然后再次上提钻具6米以上,再停泵停转盘缓慢下放看到达井底前是否遇阻,如此循环,直至停泵停转盘下放到井底不遇阻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华东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49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