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装载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6035.5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28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于小林;于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春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5F3/10 | 分类号: | A45F3/10;A45F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崔巍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孔***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装载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用装载装置,包括主体筐、主背带部件和辅助背带部件;其中,主体筐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杆,每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侧壁,侧壁围绕形成开口向上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底端设置有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封口壁;主背带部件设置在其中一个侧壁上,并且,主背带部件上设有纽扣;辅助背带部件上设有调节扣,并且,辅助背带部件的一端与封口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从主体筐上远离主背带部件的一侧绕过主体筐、并通过调节扣与主背带部件上的纽扣可拆卸连接。该背篓可以在背负时增大肩膀的受力面积,从而减轻人肩膀的负重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用装载装置。
背景技术
背篓,是一种农用装载工具。在农业生产中常常会使用背篓装载并通过人运输农产品,因此,减轻其对肩膀的负重感是十分重要的。
传统背篓只能通过人的肩膀运输农产品,人背上负重背篓后,重物会拖动背篓倾斜,使得肩膀的受力处集中在肩峰位置处,因此会让人的肩膀有很强的负重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背篓加重人肩膀负重感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用装载装置,包括主背带部件和辅助背带部件,通过辅助背带部件与主体筐以及主背带部件的配合,可以增大肩膀的受力面积,减轻人肩膀的负重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农用装载装置,包括主体筐、主背带部件和辅助背带部件;其中,主体筐包括至少三个支撑杆,每两个支撑杆之间均设置有侧壁,侧壁围绕形成开口向上的容纳空间,容纳空间底端设置有与支撑杆固定连接的封口壁。主背带部件设置在其中一个侧壁上,并且,主背带部件上设有纽扣。
辅助背带部件上设有调节扣,并且,辅助背带部件的一端与封口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从主体筐上远离主背带部件的一侧绕过主体筐、并通过调节扣与主背带部件上的纽扣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人背负载重背篓后,可通过拉动辅助背带部件增大主背带部件与肩膀的受力面积,进而减少人肩膀的负重感。辅助背带部件与主背带部件的可拆卸设计可以避免装取物品时,辅助背带部件对主体筐开口端的影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农用装载装置,主背带部件包括第一背带和第二背带,辅助背带部件包括第一省力带和第二省力带,调节扣包括第一调节扣和第二调节扣;第一省力带的一端与封口壁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调节扣与第一背带可拆卸连接;第二省力带的一端与封口壁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调节扣与第二背带可拆卸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背带部件和辅助背带部件的双肩设置可以让两个肩膀分摊背篓的重量,进一步减轻肩膀的负重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农用装载装置,主体筐具有四个支撑杆,四个支撑杆之间具有四个侧壁,并且封口壁与每个侧壁平滑过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较具有三个支撑杆的背篓,具有四个支撑杆的背篓的容纳空间更大,而相比较具有五个、六个或七个等支撑杆的背篓,具有四个支撑杆的背篓结构更加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农用装载装置,还包括背篓盖,背篓盖可拆卸地设置在容纳空间的开口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装在背篓中的物品有遮阳或其他遮挡需求,背篓盖可以起到遮盖作用。另外,背篓盖也可以避免背篓中的物品掉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实施方式公开的一种农用装载装置,还包括至少两个万向轮组件,至少两个万向轮组件对应地设置在至少两个支撑杆的底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背篓不仅可以通过人背负的方式运输,在路面较为平整的路段还可以通过人拉、拽等方式进行运输,完全解除了背篓对肩膀的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春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春晖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60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染井吉野樱的栽植管理方式
- 下一篇:一种层序地层划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