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6538.2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032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吕欢;徐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恒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3/04 | 分类号: | H02G3/04;F16F15/067;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何浩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插 电缆 保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缆保护管技术领域,通过将电缆插入至电缆保护管本体的内侧,通过与导向滚筒组件接触进而使其导向滚筒组件自转,在自转的同时又对电缆的前进提供导向的动力,进而便于进行电缆的穿插,在操作的时候更加的便捷,其次电缆保护管本体内外两层之间一体成型有缓冲夹层的结构,且缓冲夹层为V型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功能,其次弧形开口和导向滚筒组件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组件进行将弧形开口和导向滚筒组件连接,通过弹性缓冲组件进一步起到缓冲保护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保护管,特别是涉及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缆保护管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制备方法,属于电缆保护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保护管是指为了防止电缆受到损伤,敷设在电缆外层,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金属保护管,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现有技术中的电缆保护管在使用的时候其电缆并不容易穿上,导致穿插的时候非常麻烦,很容易端头卡在电缆保护管侧壁上,需要工作人员用力推入进去,另外有也没有良好的保护功能,为此设计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及其制备方法来优化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电缆插入至电缆保护管本体的内侧,通过与导向滚筒组件接触进而使其导向滚筒组件自转,在自转的同时又对电缆的前进提供导向的动力,进而便于进行电缆的穿插,在操作的时候更加的便捷,其次电缆保护管本体内外两层之间一体成型有缓冲夹层的结构,且缓冲夹层为V型结构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防护功能,其次弧形开口和导向滚筒组件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组件进行将弧形开口和导向滚筒组件连接,通过弹性缓冲组件进一步起到缓冲保护的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包括电缆保护管本体,所述电缆保护管本体分内外两层,且所述电缆保护管本体内外两层之间一体成型有缓冲夹层,所述电缆保护管本体的内侧眼所述电缆保护管本体的轴向上等间距开设有弧形开口,所述弧形开口的内侧设有可以对电缆进行导向的导向滚筒组件,所述导向滚筒组件可相对于所述内管体在与电缆的接触摩擦下自转进行导向,且所述弧形开口和所述导向滚筒组件之间还设有弹性缓冲组件进行将所述弧形开口和所述导向滚筒组件连接并在与电缆的接触摩擦下缓冲。
优选的,所述电缆保护管本体包括外管体和内管体,所述外管体和所述内管体的内侧一体成型有缓冲夹层,且所述缓冲夹层为V型结构,所述弧形开口开设在所述内管体的内侧上并沿着所述内管体的轴向等间距开设多组。
优选的,所述弹性缓冲组件包括外套体、减震缓冲组件和轴承,所述外套体安装在所述弧形开口内壁的两侧处,所述外套体的内侧设有减震缓冲组件,且减震缓冲组件的内端部安装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侧安装有导向滚筒组件。
优选的,所述减震缓冲组件包括滑动套、限位缓冲杆和缓冲弹簧,所述限位缓冲杆安装在所述外套体的内壁上,所述限位缓冲杆的内侧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远离所述限位缓冲杆的一端安装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套设在所述限位缓冲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导向滚筒组件包括转杆、滚筒和海绵套,所述轴承的内侧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位于所述弧形开口外侧的一端安装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外侧套设有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外管体、内管体和缓冲夹层皆采用玻璃钢材质制备而成。
一种易穿插电缆保护管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玻璃钢材料配合热塑性塑料在混合机内混合2-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恒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恒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65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