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框构桥顶进施工工艺及基坑围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6568.3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9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魏炜;刘力力;付裕;郭宇明;刘颖;李响;金曼;张源;王帆;武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9/16;E01D2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柳 |
地址: | 10016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框构桥顶进 施工工艺 基坑 围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框构桥顶进施工工艺及基坑围护的方法,其中基坑围护的方法是通过第一止水帷幕和第二止水帷幕配合实现。第一止水帷幕沿基坑的四周设置,且第一止水帷幕的下端延伸至软土透水地层,形成止水挡墙,用于减少甚至阻止地下水通过基坑的侧壁以及基坑的坑底流入基坑,确保框构桥支座在无水环境下进行,并确保基坑稳定和操作人员安全;第二止水帷幕沿基坑的四周设置,位于基坑与第一止水帷幕之间,第二止水帷幕的下端能够位于基坑的坑底以下,起到止水和地层加固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框构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构桥顶进施工工艺及基坑围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高速铁路飞速发展,城市道路建设不可避免的需要穿越高铁线路,为了保障铁路交通不受影响,通常采用下穿铁路立交桥方法进行施工。
在下穿铁路立交桥的施工中,不仅要保证桥体本身施工安全,还需妥善解决下穿铁路立交桥施工过程中对现有高速铁路安全运行的影响。
下穿铁路立交桥施工过程中,工程扰动造成地层中地下水通道发生变化,影响地下水的流动路径以及水位状态,地下水的变化反作用于既有高速铁路工程与新建工程,可能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或工程事故。
对于高水位、邻近重要建筑物的下穿铁路立交桥施工工程,地下水的控制方式的选用以及控制方法的改进至关重要。施工期间如果场地内地下水的水位位于工程底板以上3~5m,则工程处于高地下水位的施工条件,同时,下穿铁路立交桥施工工程在邻近高铁桥梁及路基时,高铁结构在外部作业影响下的累计沉降允许变形量沿线路方向需要控制在3mm/m以内,施工过程中不允许采用降水法对地下水进行控制,造成高水位条件下下穿铁路立交桥施工困难。
因此,如何实现高水位条件下下穿铁路立交桥的顺利施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坑围护的方法,以实现高水位条件下下穿铁路立交桥的顺利施工。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框构桥顶进施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坑围护的方法,包括步骤:
1)在基坑四周施工制作第一止水帷幕,所述第一止水帷幕的下端延伸至软土透水地层;
2)在所述基坑的四周施工制作第二止水帷幕,所述第二止水帷幕位于所述第一止水帷幕与所述基坑之间,所述第二止水帷幕的下端能够位于所述基坑的坑底以下。
优选的,在上述基坑围护方法中,所述步骤1)具体为,在所述基坑的四周施工制作两层所述第一止水帷幕,两层所述第一止水帷幕由外向内依次施工制作。
优选的,在上述基坑围护方法中,所述第一止水帷幕通过双环塞灌浆工艺施工制作。
优选的,在上述基坑围护方法中,所述第二止水帷幕通过二重管双液浆注浆工艺施工制作。
一种框构桥顶进施工工艺,包括步骤:
11)基坑围护,所述基坑围护的方法为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坑围护方法;
12)开挖基坑,并制作桥体;
13)在所述第一止水帷幕与高铁之间施工制作第三止水帷幕,所述第三止水帷幕的下端延伸至微透水土层;
14)线路防护桩施工;
15)线路加固施工;
16)顶进所述桥体;
17)在所述桥体距离所述第三止水帷幕至多为5m时,进行超前注浆止水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公联公路联络线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65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区表的分区建立方法、装置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展览用球形4K影像显示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