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硼基复相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7233.3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09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孟庆海;郭方慧;孙宏伟;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563 | 分类号: | C04B35/563;C04B35/622;B33Y30/00;B33Y70/00;B33Y10/00;B28B1/00;B28B3/00;B28B11/24;B28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硼基复相 陶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碳化硼基复相陶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加强增硬层、中硬中韧缓冲层和加强增韧层;
其中,所述加强增硬层包括加强增硬粉料,以所述加强增硬粉料的总质量计,所述加强增硬粉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碳化硼粉体 85~95 wt%
Ti02粉体 3~5 wt%
纯Ni粉 2~5 wt%
铝粉 1~5 wt%;
所述加强增硬粉料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之和满足100%;
所述中硬中韧缓冲层包括中硬中韧缓冲粉料,以所述中硬中韧缓冲粉料的总质量计,所述中硬中韧缓冲粉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碳化硼粉体 85~95 wt%
SiC 5~10 wt%
Al2O3粉体 2~5 wt%;
所述中硬中韧缓冲粉料的各组分质量百分含量之和满足100%;
所述加强增韧层包括加强增韧粉料,以所述加强增韧粉料的总质量计,所述加强增韧粉料包括如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
碳化硼粉体 85~95 wt%
CeO2粉体 3~7 wt%
Al2O3粉体 2~5 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硼基复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粉体的D50≤0.5μm;所述Ti02粉体的D50≤1μm;所述SiC的D50≤0.5μm;Al2O3粉体的D50≤1μm;所述CeO2粉体的D50≤0.5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硼基复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增硬层、所述中硬中韧缓冲层和所述加强增韧层均还包括光敏树脂体系、光引发剂和分散剂;
其中,所述光敏树脂体系包括光敏预聚体和稀释单体;所述光敏预聚体选自丙烯酸酯化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稀释单体选自丙烯酸丁酯、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乙氧基乙氧基乙基丙烯酸酯中一种或几种;所述稀释单体与所述光敏预聚体的质量比为1.5~3:1;
所述光引发剂为安息香和/或苯基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氧化膦;所述光引发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光敏树脂体系总质量的3~5%;
所述分散剂为聚羧酸铵盐;所述分散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光敏树脂体系总质量的0.1~0.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硼基复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敏预聚体分别与所述加强增硬粉料、所述中硬中韧缓冲粉料、所述加强增韧粉料的质量比均为1:2~3.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硼基复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基复相陶瓷的厚度为5.5~9.5 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硼基复相陶瓷,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硼基复相陶瓷的厚度为5.5 mm或9.5 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钛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72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刚性基础可调式有砟轨道及其轨枕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两用式金刚石地质钻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