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和消能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7602.9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7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正;陈兴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7/04 | 分类号: | E01F7/04;E02B8/06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潘银虎;周萍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链 浮翼式 泥石流 装置 方法 | ||
1.一种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单元、消能链网和浮升单元,其中,
固定单元包括多根锚杆,每根锚杆都固定在基岩且锚杆朝外的一端与消能链网的前端连接,其中,基岩为泥石流的流通区域底部的基岩;
消能链网由多根链条编织而成,其中,相邻的两根链条之间通过多个缓冲组件进行锁扣,每个缓冲组件都包括第一缓冲节、第二缓冲节以及用于连接第一、第二缓冲节的绳索,其中,第一、第二缓冲节分别固定在两条相邻的链条上;
浮升单元包括多个与消能链网后端连接的浮筒,多个浮筒全部或部分并排连接在一起;
所述第一缓冲节和第二缓冲节都包括卡座、卡楔和紧固螺栓,其中,卡座具有容纳所述链条链环的容纳腔、以及第一螺栓孔;卡楔插入在卡座中,并具有与第一螺栓孔相对的第二螺栓孔;紧固螺栓能够插入到第一、第二螺栓孔中,以锁紧卡座和卡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斜插在所述基岩中,所述锚杆朝外的一端露出所述基岩并呈压弯状态,所述锚杆朝外的一端朝向泥石流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第一方向,所述多根锚杆并排或近似并排固定在所述基岩上,第一方向与泥石流的流动方向垂直或近似垂直,所述多根锚杆等间距或近似等间距固定在所述基岩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锚杆朝外的一端连接有两根所述链条,每根所述链条上的缓冲组件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缓冲节上都开设有若干个用于穿插所述绳索的孔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的头部为外凸的弧面板,弧形板的内表面能够与泥石流冲击方向倾斜,所述浮筒的尾部为指向泥石流流向的长条板,所述浮筒头部的左右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卡槽和卡榫,每个浮筒的卡榫都能够插入到相邻浮筒的卡槽内。
7.一种泥石流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方法包括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锚链浮翼式泥石流消能装置进行泥石流消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泥石流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消能装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对泥石流流域开展实地勘察,以确定合适的泥石流流通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泥石流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所述消能装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
根据所述勘察结果,对可能产生泥石流的性质进行评估,进而确定所述消能装置的安装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760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介质复合喷吹的风口小套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