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铜促进剂修复铜轻度污染土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7742.6 | 申请日: | 2020-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04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闯;方卢秋;肖红艳;王捷;周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B09C1/10 | 分类号: | B09C1/1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刘桢 |
地址: | 4081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促进剂 修复 轻度 污染 土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铜促进剂修复铜轻度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铜促进剂配制:将硫代硫酸钠、EDTA和柠檬酸溶于水,配置成铜促进剂;(2)修复植物种植: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翻土、平整,将待修复地面上的其他植物全部清除后均匀喷洒铜促进剂,再种植刚竹母竹,待刚竹生长一段时间后再次均匀喷洒铜促进剂。本发明采用植物修复与促进剂相结合的方式,特别选用刚竹作为修复植物,配合促进剂提升土壤肥力,使修复植物在不额外施肥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生长,将铜离子从土壤中除去,同时,在修复土壤后刚竹的竹竿可用作小型建筑用材和各种竹制品,竹笋达到食用标准可供食用,本发明可大大降低修复成本,还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铜促进剂修复铜轻度污染土壤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由各种重金属引起的土壤问题已经较为严重,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已超过2000万公顷,土壤污染不仅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降低农产品品质,影响土壤的质量和使用价值,而且还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传统修复方法通常采用物理化学方法,例如填埋、淋洗、固化及稳定化等,其原理主要是通过减少土壤表层污染物的浓度,或者增强土壤中污染物的稳定性使其溶水性、扩散性和生物有效性降低,从而减轻其危害。传统的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方法存在成本高、破坏土壤结构及肥力、易造成二次污染、对土壤环境扰动大等诸多缺点。
现有修复技术有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理修复和综合修复等。其中,土壤植物修复是根据植物可耐受或超积累某些特定化合物的特性,利用绿色植物及其共生微生物提取、转移、吸收、分解、转化或固定土壤中的有机或无机污染物,把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从而达到移除、削减或稳定污染物,或降低污染物毒性等目的。植物修复的对象是重金属、有机物或放射性元素污染的土壤。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降解、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中的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因而土壤植物修复技术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治理环境污染的绿色技术。
然而,现有的植物修复技术中,修复植物对土壤肥力有一定要求,需要额外添加肥料以增加土壤肥力,使修复植物能够在待修复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同时,修复土壤后的植物处理也存在一定问题,部分植物在修复土壤后自身重金属含量超标,不具有经济价值,还需要单独处理,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土壤修复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铜促进剂修复铜轻度污染土壤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植物修复技术中需要额外添加肥料、修复土壤后的植物自身重金属含量超标、增加修复成本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植物-铜促进剂修复铜轻度污染土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铜促进剂配制:将硫代硫酸钠、EDTA和柠檬酸溶于水,配置成铜促进剂;
(2)修复植物种植:对待修复土壤进行翻土、平整,将待修复地面上的其他植物全部清除后均匀喷洒铜促进剂,再种植刚竹母竹,待刚竹生长一段时间后再次均匀喷洒铜促进剂。
优选地,所述铜促进剂中,硫代硫酸钠的浓度为0.01~0.1mol/L,EDTA的浓度为5×10-4~5×10-3mol/L,柠檬酸的浓度为0.3~3mol/L。
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修复时间为10~14个月。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刚竹母竹每两株间隔距离为6~10m,刚竹的数量密度为40~45株/亩,优选为42株/亩。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铜促进剂的喷洒量为5~10L/亩。
优选地,在刚竹母竹之间还生长有实验区域自然生长的植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7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光纤配线架跳纤的尾纤自动收容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火板及其加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