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清洗擦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9068.5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田英 |
主分类号: | B60S3/00 | 分类号: | B60S3/00;B60S3/04;B08B1/00;F26B2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9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清洗 擦拭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汽车清洗擦拭设备,包括顶部架,所述顶部架下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顶部架之间设置有使所述顶部架滑移的滑移装置,所述顶部架内设置有配合电机,所述配合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与所述顶部架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输出杆外表面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线,所述输出杆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设置有对称的内螺纹移动块,所述内螺纹移动块与所输出杆外表面相反的螺旋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内螺纹移动块与所述顶部架滑动配合连接,此设备具备沿着车辆时车辆外表面的水渍能够被高效的清除并且擦拭干净,并且能够方便的更换所述毛巾以及在设备内部烘干所述毛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擦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汽车清洗擦拭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设备中对于汽车清洗之后需要利用毛巾在人员拉动下经过车辆之后对车辆表面的水渍进行充分的擦拭吸收,在现有的设备进行实际工作时,由于上述的缺点,造成设备在对车子车身进行擦拭吸水的过程中吸水效果不好,并且由于需要至少两个人的协同工作才能够实现将车子车身的水液进行充分的吸收擦拭,这就造成了人员的体力的浪费,并且由于上述缺点的存在,使设备在进行实际使用过程中人员无法及时高效的清理擦拭车辆的水液水渍,并且现有的设备中并没有很好的设计可以使擦拭完水液的毛巾能够及时高效的烘干以避免集中后清洗晾晒,这就造成了设备使用时极大的不方便以及人员需要再单独清洗毛巾以及晾晒烘干毛巾才能够使毛巾进行循环使用,这就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实际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汽车清洗擦拭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汽车清洗擦拭设备,包括顶部架,所述顶部架下侧设置有对称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顶部架之间设置有使所述顶部架滑移的滑移装置,所述顶部架内设置有配合电机,所述配合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输出杆,所述输出杆与所述顶部架转动配合连接,所述输出杆外表面设置有旋向相反的螺纹线,所述输出杆外表面螺纹配合连接设置有对称的内螺纹移动块,所述内螺纹移动块与所输出杆外表面相反的螺旋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内螺纹移动块与所述顶部架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内螺纹移动块下侧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侧内腔,所述侧内腔内设置有顶部电机,所述顶部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螺纹转动杆,所述螺纹转动杆与所述侧内腔端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侧内腔内滑动的设置有移动内螺纹块,所述移动内螺纹块与所述螺纹转动杆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移动内螺纹块之间设置有便于拉出形成擦拭结构对车子进行高效擦拭且具备烘干功能的擦拭烘干装置,所述顶部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设置有使所述顶部架在所述支撑架一侧滑移的滑移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移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顶部板,所述顶部架内设置有对称的容腔,所述容腔与所述顶部板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容腔一侧连通设置有穿过孔,所述穿过孔与所述支撑架滑动配合连接,所述容腔端壁内设置有对称的内部电机,所述内部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啮合齿轮,所述支撑架两侧设置有对称的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啮合齿轮啮合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拭烘干装置包括与所述移动内螺纹块固定配合连接的侧箱体,所述侧箱体内设置有开口的中间内腔,所述中间内腔内砖刀的设置有电机驱动的旋动筒,所述中间内腔内设置有毛巾,所述中间内腔和旋动筒内设置有将所述毛巾固定于所述中间内腔内并且对所述毛巾收卷烘干的固定收卷烘干组件,所述侧箱体顶部设置有便于与所述毛巾夹紧并且拉动所述毛巾进行来回移动的来回移动组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固定收卷烘干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旋动筒内的底部配合腔,所述底部配合腔一侧连通设置有内部槽,所述内部槽内设置有内部驱动电机,所述内部驱动电机一侧动力连接设置有侧连接螺纹轴,所述内部槽内滑动的设置有挤压筒,所述挤压筒与所述侧连接螺纹轴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挤压筒一侧设置有底部压板,所述底部压板将所述毛巾压紧于所述底部配合腔内,所述中间内腔一侧设置有将所述毛巾压紧于所述旋动筒外表面并且对所述毛巾进行烘干的压紧烘干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田英,未经刘田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主动学习的摄影测量网格的三维语义标注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冷铸造模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