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量评估醇沉过程混合情况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9100.X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298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瞿海斌;程翼宇;龚行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6 | 分类号: | G01N30/06;G01N30/02;G01N5/00;B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焦海峰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评估 过程 混合 情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量评估醇沉过程混合情况的方法,其步骤包括:第一步,确定浓缩液中成分A作为混合情况指示剂;第二步,测定醇沉所用浓缩液的关键指标;第三步,实施醇沉过程并得到醇沉上清液,记录醇沉过程关键参数;第四步,测定醇沉上清液的关键指标;第五步,采用公式计算得到醇沉过程中与乙醇溶液充分混合的浓缩液的比例WMR的数值。本发明开创了醇沉混合情况的定量评估方法,解决了长期以来醇沉包裹损失和沉淀损失无法区分的难题,为中药制造过程提质增效提供了有益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量评估醇沉过程混合情况的方法。
背景技术
醇沉是中药生产中广泛使用的精制工艺,只要将乙醇溶液通入中药浓缩液中即可实现,具有操作简单,放大容易,溶剂安全等诸多优点。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收录的1493个成方制剂和单味制剂的制法项中,涉及到醇沉工艺的中药材有274种,占比18.4%。虽然应用广泛,但实验研究和工业生产中都观察到醇沉过程中存在活性成分损失的现象。一般认为导致活性成分损失的原因包括包裹损失、沉淀损失和降解损失等至少三个原因。其中,包裹损失产生的原因在于乙醇溶液和浓缩液混合不充分,沉淀包裹了部分浓缩液,导致其中的活性成分未能充分溶出。包裹损失现象除造成活性成分损失外,也导致不同批次间醇沉所得药液质量的一致性下降,所以中成药生产中应尽量减少醇沉包裹损失。
减少包裹损失的关键在于提高乙醇溶液和浓缩液的混合效果。目前影响乙醇溶液和浓缩液混合效果的因素较多,包括:设备因素、过程操作参数和物料性质等三个方面。设备因素主要包括搅拌混合的方式,以及搅拌速度快慢。过程操作参数主要为乙醇溶液的加入速度,一般较慢加入乙醇会更有利于混合。物料性质中影响较大的为浓缩液中固含量高低、浓缩液粘度以及乙醇溶液中的水含量等。如果能够定量评估乙醇溶液和浓缩液的混合效果,就能明确醇沉设备、过程操作参数以及物料性质是否需要改进或调整。但是,目前还没有能定量评估醇沉过程中乙醇溶液和浓缩液混合效果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量评估醇沉过程混合情况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定浓缩液和醇沉所得上清液中的指标,结合醇沉过程参数计算确定浓缩液与乙醇溶液充分混合的比例(WMR)的数值,无须外加任何指示剂,能定量确定醇沉过程混合情况,为醇沉过程质量评估提供有益参考,进而为提高中药制药过程效率,提升中成药一致性打下基础。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定量评估醇沉过程混合情况的方法,其步骤包括:第一步,确定浓缩液中成分A作为混合情况指示剂;第二步,测定醇沉所用浓缩液关键指标;第三步,实施醇沉过程并得到醇沉上清液,记录醇沉过程关键参数;第四步,测定醇沉上清液关键指标;第五步,采用公式计算得到醇沉过程中浓缩液与乙醇溶液充分混合的比例WMR的数值,该值越大,代表醇沉过程中浓缩液和乙醇的混合情况越好。
进一步的,所述作为混合情况指示剂的成分A为浓缩液中的成分。成分A作为混合情况指示剂;
进一步的,成分A为浓缩液中的一种成分,
进一步的,成分A为浓缩液中自有的成分。
进一步的,成分A在醇沉后总量变化≤10%。
所述的总量为体系中A成分的总量,醇沉后总量包括沉淀和上清液量之和;成分A在醇沉后总量为醇沉前浓缩液中A总量的97%-103%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浓缩液关键指标是指浓缩液中总固体质量含量(S0)和成分A的质量含量(C0)。
进一步的,所述的醇沉过程关键参数为醇沉中浓缩液用量(m0)、乙醇溶液用量(m1)和所得上清液的总质量(m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1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