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降解的编织支架、编织装置及编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19170.5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0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美新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A61F2/958;A61F2/9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会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解 编织 支架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一种可降解的编织支架、编织装置及编织方法,为由可降解的单丝编织而成的头部为喇叭口结构的锥形网格状支架,头尾两端无开口端,编织支架外径可调,编织支架内套设与其适配的球囊,球囊可扩张或收缩,编织支架通过球囊扩张的方式膨开,撑起病变部位。本发明提供的可降解的编织支架、编织装置及编织方法,编织支架采用编织装置按照编织方法得到,用于治疗鼻窦炎等疾病,通过微创介入手术,将编织支架和相对应的球囊一起植入病灶部位,编织支架通过球囊扩张的方式膨开,取出球囊并将编织支架预留在病变区,撑起病变部位,保持腔道畅通,编织支架可降解,易于被人体吸收,无需二次取出,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工艺简单、便捷,成本低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编织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降解的编织支架、编织装置及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编织支架多为不可降解材料,而鼻腔用支架,如果不可降解,则需要在术后一定时间内取出来,增加手术步骤和病患伤害度,因此,采用可降解材料制成的鼻腔用支架成为大势所趋。
现有编织支架多为直筒形状,而鼻腔的内腔结构多为不规则的锥形结构,因此锥形支架结构更符合人体构造。现有的编织方法多适合编织直形支架,无法编织锥形和喇叭口支架。因此,研发一种锥形支架结构及其编织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解的编织支架、编织装置及编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降解的编织支架,为由可降解的单丝编织而成的头部为喇叭口结构的锥形网格状支架,头尾两端无开口端,所述编织支架外径可调,编织支架内套设与其适配的球囊,球囊可扩张或收缩,编织支架通过球囊扩张的方式膨开,编织支架与球囊分离,通过编织支架撑起病变部位。
所述编织支架由若干个紧密排列的菱形网格组成,所述球囊呈锥形。
所述菱形网格的钝角从底部到顶部不等,菱形网格的钝角为100-160°,菱形网格的棱边弧长5-9mm。
所述单丝为镁金属丝或纯镁丝,直径0.1-1mm。
一种编织装置,用于编织形成编织支架,所述编织装置包括芯轴主体和芯棒,所述芯轴主体顶部开有螺纹固定孔,芯轴主体顶部和底部分别沿圆周方向固定若干个用于回绕单丝的芯棒,芯轴主体上开设若干个用于缠绕单丝的纵横交错的螺旋凹槽,相邻螺旋凹槽的交叉处设置用于单丝穿入或穿出的空隙。
所述芯轴主体呈倒置的圆台状结构,芯轴主体直径沿中轴线由顶部至底部递减。
所述芯棒设有若干个,芯棒呈圆柱形结构,芯轴主体顶部和底部分别沿圆周方向等间距排布若干个与芯棒适配的内螺纹孔,每个内螺纹孔内螺纹固定一个芯棒。
一种编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先将单丝的自由端固定于螺纹固定孔处,单丝由顶部至底部沿芯轴主体上的一条螺旋凹槽绕丝,绕到底部时单丝沿芯棒回绕,再沿余下另一螺旋凹槽由底部至顶部绕丝,绕到顶部时,单丝沿芯棒回绕,再沿余下另一螺旋凹槽由顶部至底部绕丝,如此循环往复,遇到逆向螺旋单丝时,交替穿入或者压在其上,全部编织完成后,单丝的自由端沿螺旋凹槽回编1-10个网格,以固定单丝的自由端,剪去固定在螺纹固定孔处的单丝自由端2-8个网格,得到所需编织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美新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美新迪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1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高温合金母合金浇注用浇嘴
- 下一篇:一种可降解可调外径的支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