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尘光背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9687.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23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邹作涛;胡文参;石良昌;陈谋钦;陈惠钦;陈少华;张艳霞;郑玮;张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8 | 分类号: | G02B6/38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聂永旺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尘 背板 连接器 | ||
一种防尘光背板连接器,包括背板连接器和子板连接器;所述背板连接器与子板连接器相互插接;所述背板连接器包括座壳体、座防尘门合件,所述座壳体的开口端内置有座防尘门合件;所述子板连接器包括头壳体、头防尘门合件,所述头壳体的开口端内置有头防尘门合件,所述头壳体插入于座壳体的内部;所述座防尘门合件包括第一防尘门、第一复位组件以及第一推动组件;所述头防尘门合件包括第二防尘门、第二复位组件以及第二推动组件;本发明第一防尘门对背板连接器的开口进行封堵,第二防尘门对子板连接器的开口进行封堵,从而有效的提高防尘门与连接器的连接密封性,消除配合间隙,避免外部灰尘进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尘光背板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通讯需求的发展,机柜内因存在风扇降温元器件,会带动机柜内灰尘的扰动,导致光纤接触件对接端受污染而影响其传输性能。因此,带防尘门的光背板连接器实现信号传输的使用日渐增多。
但常用防尘光背板连接器因外形尺寸及结构限制,多能采用外开门或内开门的两半式中间开启防尘门结构。开门时无论是内开式还是外开式,附着在门表面的尘埃均会在两半门打开瞬间从开门处落入光纤接触件对接端,尤其是内开式结构灰尘更易落入光纤对接端。
同时,因门式结构需通过转轴、扭转弹簧及门三者配合实现开闭。防尘门与对接端的配合面较多,且配合间隙需较大,才能保证门的正常开闭。但配合面多、配合间隙大后灰尘进入光纤对接端的风险也会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防尘光背板连接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尘光背板连接器,包括背板连接器和子板连接器;所述背板连接器与子板连接器相互插接;所述背板连接器包括座壳体、座防尘门合件,所述座壳体的开口端内置有座防尘门合件;所述子板连接器包括头壳体、头防尘门合件,所述头壳体的开口端内置有头防尘门合件,所述头壳体插入于座壳体的内部;
所述座防尘门合件包括第一防尘门、第一复位组件以及第一推动组件,所述第一防尘门封堵于座壳体的开口,所述第一防尘门的一端连接有与头壳体抵触配合的第一推动组件,所述第一防尘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复位组件;
所述头防尘门合件包括第二防尘门、第二复位组件以及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二防尘门封堵于头壳体的开口,所述第二防尘门的一端连接有与座壳体抵触配合的第二推动组件,所述第二防尘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复位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头壳体的外壁装配有头侧板,所述第一推动组件滑动外伸于头侧板的外壁,所述座壳体的外壁装配有座侧板,所述第二推动组件滑动嵌入于座侧板的内部,所述头壳体的外径与座壳体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座壳体为两端开口、中部空腔的长方体壳体结构,所述座壳体的两侧壁对称开设有第一弧形导向槽、第一直导向槽,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靠近座壳体的开口设置,所述第一弧形导向槽的顶部连通于第一直导向槽的外端,所述第一直导向槽水平设置,所述第一防尘门的两端滑动嵌入于第一弧形导向槽内,所述座壳体的侧壁底部安装有第一复位组件,所述第一直导向槽的内部滑动嵌入有第一推动组件,所述第一防尘门的底部两端外伸于第一弧形导向槽且与第一复位组件的活动端连接,所述第一防尘门的顶部两端外伸于第一直导向槽且与第一推动组件的内端连接,所述第一推动组件用以带动第一防尘门沿着第一弧形导向槽向上滑动打开。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尘门的端面弧长不少于第一弧形导向槽的弧长,所述第一防尘门的顶端与座壳体的内部顶面紧密贴合,所述第一防尘门的外侧面与座壳体的内部底面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科工电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