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19813.6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48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匡华;蔡佳蓉;胥传来;马伟;徐丽广;孙茂忠;郝昌龙;李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19/00 | 分类号: | C01B19/00;C01B19/04;B82Y40/00;B82Y30/00;G02B1/02;G02B1/00;G01N21/19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蠡湖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红外光 响应 有序 手性 硒化铜铁 纳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合成硒化铜纳米颗粒Cu2-xSe,然后向其中掺杂铁元素发生置换反应;在置换反应过程中加入手性青霉胺分子,得到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将获得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晶溶液通过液-液界面自组装制备得到单层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具体步骤如下:
(1)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的制备:以Na2SeO3和CuSO4·5H2O为原料,制备得到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配体的硒化铜纳米颗粒Cu2-xSe;在合成好的硒化铜纳米颗粒中加入手性青霉胺分子和FeCl3 ·6H2O溶液,通过部分置换反应得到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
(2)单层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将得到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离心后,重悬在碳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向其中再次加入手性青霉胺分子进行二次修饰;将二次修饰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表面加入含有十二硫醇的正己烷,形成液-液界面;在界面处加入诱导剂乙醇,使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在界面处自组装形成单层有序的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将制备得到的硒化铜铁纳米薄膜转移至石英片上,进行圆二色光谱测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硒化铜纳米颗粒Cu2-xSe是由1mL浓度为0.2M的Na2SeO3溶液和1mL浓度为0.4M的CuSO4·5H2O溶液在聚乙烯吡咯烷酮的环境下被抗坏血酸还原制备获得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将制备得到的硒化铜纳米颗粒重复离心后重悬在单端巯基修饰的聚乙二醇PEG溶液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EG分子的分子量为20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1.67mL浓度为0.1M的FeCl3·6H2O溶液加入到制备得到的硒化铜纳米晶重悬溶液中,合成中Fe3+和Cu2+的摩尔比例不超过2.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采用的手性配体为手性青霉胺分子,且修饰的手性青霉胺分子的终浓度为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手性硒化铜铁纳米颗粒合成好后离心2次并重悬在碳酸盐缓冲溶液中,再次与手性青霉胺分子孵育2h,进行二次修饰,其中手性青霉胺的终浓度为30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是采用二次修饰的硒化铜铁纳米颗粒在正己烷-乙醇界面通过滴加无水乙醇诱发自组装而获得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具有近红外光响应的有序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手性硒化铜铁纳米薄膜的制备过程中,需在正己烷界面加入5μL的十二硫醇以诱导手性硒化铜铁纳米晶发生自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81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