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元复合材料及其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19924.7 申请日: 2020-09-04
公开(公告)号: CN112014445A 公开(公告)日: 2020-12-01
发明(设计)人: 邵绍峰;林纪栋;夏雨萱;刘星宇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主分类号: G01N27/26 分类号: G01N27/26;C23C18/12
代理公司: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代理人: 张立荣
地址: 210044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三元 复合材料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复合材料,该三元复合材料以三维石墨烯泡沫为基底,其表面负载二氧化钛纳米球;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球中点嵌有石墨烯量子点。本发明制备得到的GQD‑TiO2‑GM复合材料具有三维孔道结构,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有助于提高对甲醛气体的响应强度和灵敏度。此外,TiO2纳米晶粒与石墨烯量子点和石墨烯泡沫形成了GQD‑TiO2‑GM异质(p‑n‑p)结,能够在降低传感器工作温度和提高气敏性能等方面起到巨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气体传感器的三元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石墨烯量子点修饰的三元复合材料及制备的气敏传感元件。

背景技术

呼吸作为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是人体内环境与外界交换物质的途径之一。呼出气体中包含大量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各项研究表明呼出物的种类和浓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人体健康状态。通过检测呼出气中的标志物能及时诊断人体的健康状态,对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监测,从而达到疾病预防的目的。世界各国政府都将疾病尤其是癌症、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作为首要的医疗目标。呼气VOCs检测作为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无创检测方法,已成为当今世界重大疾病诊断的前沿研究。2017年,以色列理工学院Haick教授团队从5个不同国家(中国、以色列、法国、美国和拉脱维亚)选取1404名受试者的呼气样本进行检测。为了满足呼吸检测的要求,研究人员已经研究了各种呼气传感器用于检测人体呼出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作为最常见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之一,呼气中的甲醛含量升高表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损害,甚至是患上癌症,甲醛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致癌物”。因此,能够有效准确地检测甲醛的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对呼气检测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研究快速、准确可靠、简单易行的呼气甲醛检测方法成为国内外竞争焦点,提出的甲醛检测方法很多,主要有色谱法、极谱法、光谱法、传感器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比色法虽然简单、成本低,但灵敏度不高、选择性不好、采样周期长、无法对甲醛浓度的快速波动迅速作出反应。色谱法、极谱法通常需要有毒试剂,测试过程干扰因素多,不适于现场测试。光谱法可以现场检测,但是需要的仪器巨大、复杂且检测成本偏高。传感器法检测甲醛操作方便、体积小、可现场检测,是当前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甲醛检测方法。近年来,因具备纳米尺寸效应,可控的物理、化学特性,低成本制造,可高灵敏度、快速响应且检测成本低等优点,基于纳米材料的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传感器成为呼气VOCs检测的研究热点。然而,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气体传感器往往需要较高的工作温度(200~400℃) 才可以使器件获得较好的传感性能。这意味着该类型的气体传感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且较高的工作温度会降低气体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工作寿命。其次,这种传统的基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的气体传感器还普遍存在灵敏度低、可重复性差等问题,使得该类型的传感器难以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也是制约气体传感器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能够用于气敏传感器,制备过程环保、制备成本低,且能够降低工作温度、提高气敏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元复合材料,该三元复合材料以三维石墨烯泡沫为基底,其表面负载二氧化钛纳米球;其中,二氧化钛纳米球中点嵌有石墨烯量子点;三元复合材料中石墨烯泡沫的平均孔径为240~260μm,孔壁的长度为170~190μm,孔壁的平均厚度为1.5~3μm;二氧化钛纳米球的平均粒径为300~400nm; 石墨烯量子点的平均粒径为3~5nm。

进一步的,通过XPS表面元素分析:三元复合材料中二氧化钛纳米球的元素占比为20~25%,石墨烯量子点元素占比为10~25%,三维石墨烯泡沫元素占比为55~65%。

在部分实施例中,作为优选的,三元复合材料中二氧化钛纳米球的元素占比为25%,石墨烯量子点元素占比为10%,三维石墨烯泡沫元素占比为6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三元复合材料在甲醛气体检测上的应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19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