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冷扩散修复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1092.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0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玉福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2C19/00;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3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有机 污染 土壤 扩散 修复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冷扩散修复棒,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本方案通过将预埋修复棒插入被有机污染的土壤内,并按压修复存储筒的顶端,促使其内的八水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粉末相互混合,产生氨气的同时也能制冷,并随着氨气的逐渐增加,可以推动活动塞板下滑,并将土壤修复剂挤入至侧向扩散软管内,一方面可以促使密封塞从第二分流导孔内移出,并促使侧向扩散软管内的土壤修复剂从第二分流导孔中释放,另一方面,借助制冷时温度的降低,促使牵引动球被磁屏蔽,使牵引动球带动侧向扩散软管相互分离并展开,从而提高土壤修复剂的释放范围,也能对土壤进行搅散,从而提高土壤对土壤修复剂的吸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冷扩散修复棒。
背景技术
土壤修复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在土壤修复行业,已有的土壤修复技术达到一百多种,常用技术也有十多种,大致可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法。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均制定并开展了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计划,因此也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土壤修复行业。
“高污染超标率”“万亿级规模市场”“复杂的系统工程”“发展初期的新兴行业”,中国土壤污染防治正贴着这些标签步入联合国首个“国际土壤年”。
根据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国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不容乐观,全国土壤污染超标率达16.1%,在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的同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更加堪忧。面对土壤污染的严峻局面,国家立法速度明显加快。环保部除了在新《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土壤修复的内容外,日前又公布了新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的制定实施也被提上日程。土壤大范围污染超标加上国家立法的推动,业内预计将催生万亿级土壤修复市场。然而多位专家却表示,蛋糕虽大但不能盲目乐观,受制于技术、资金、商业模式等多重壁垒,土壤修复产业想在短时间内做大并不现实。
现有技术中,在对被有机物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时,需要向土壤内添加土壤修复剂,并持续对土壤进行翻耕,较为麻烦,大大的降低了对土壤修复的效率。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有机污染土壤的冷扩散修复棒,本方案通过将预埋修复棒插入被有机污染的土壤内,并按压修复存储筒的顶端,促使其内的八水氢氧化钡和氯化铵粉末相互混合,产生氨气的同时也能制冷,促使修复存储筒表面产生液态水,从而提高对土壤修复剂的吸收效率,并随着氨气的逐渐增加,可以促使活动塞板上侧的气压逐渐增大,从而推动活动塞板沿着修复存储筒内壁下滑,并将修复存储筒内的土壤修复剂挤入至侧向扩散软管内,并借助侧向扩散软管内土壤修复剂的持续增加,一方面可以促使侧向扩散软管被撑开至与修复存储筒侧壁分离,促使密封塞从第二分流导孔内移出,并促使侧向扩散软管内的土壤修复剂从第二分流导孔中释放,另一方面,借助制冷时温度的降低,可以促使牵引动球收缩,从而促使牵引动球被磁屏蔽,并在土壤修复剂的持续输出下,使牵引动球带动侧向扩散软管相互分离并展开,从而提高土壤修复剂的释放范围,也能对土壤进行搅散,从而提高土壤对土壤修复剂的吸收效率。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玉福,未经刘玉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子翻转上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金属板材构件的裂纹凿除修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