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1308.5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8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赵迎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5 | 分类号: | G02F1/1345;G02F1/1362;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李新干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驱动芯片和扇出走线区,所述扇出走线区内设置有扇出线模块,所述扇出线模块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第一走线区内设置有连接数据线的第一讯号线,所述第二走线区内设置有连接栅极线的第二讯号线和连接数据线的所述第一讯号线。本申请通过将所述第一讯号线和所述第二讯号线共同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同一侧的所述非显示区内,并将所述扇出线模块进行分区,有利于实现显示面板的窄边框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显示技术。在这两种显示装置中,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被广泛用作显示驱动元件,直接关系到显示装置的显示性能。
薄膜晶体管需要通过栅极线和数据线从外部接收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并进一步将数据信号传递给显示单元,以控制显示单元的显示功能。其中,栅极线和数据线通过设置于显示装置非显示区的传输走线连接至驱动芯片,以接收由驱动芯片发出的控制信号和数据信号。现有技术采用将数据信号传输走线设置于显示装置的上端,而将控制信号传输走线设置于显示装置的两侧,这种设计方式需要在显示装置的至少三侧边保留足够的非显示区,以供传输走线的设置,进而导致显示装置的边框过大,不利于实现窄边框设计。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提出将用于传输数据信号的第一讯号线和用于传输控制信号的第二讯号线共同设置于显示面板的一端,并且对第一讯号线和第二讯号线的布置区域进行分区,有利于保证各个讯号线的间距接近设计极限,缩小扇出走线区高度,实现窄边框。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内设置有多条数据线和多条栅极线,所述非显示区内设置有驱动芯片和扇出走线区;
所述扇出走线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扇出线模块,所述扇出线模块包括第一走线区和第二走线区,所述第一走线区内设置有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数据线的第一讯号线,所述第二走线区内设置有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栅极线的第二讯号线以及电性连接所述驱动芯片与所述数据线的所述第一讯号线。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二走线区内,所述第一讯号线与所述第二讯号线之间电性绝缘。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讯号线设置于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二讯号线设置于第二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的第二走线区内,包含多条所述第一讯号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讯号线,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讯号线与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讯号线平行。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走线区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走线区两侧。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所述第一讯号线和所述第二讯号线的宽度均大于或等于3微米。
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在所述第一走线区内,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讯号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5微米;
在所述第二走线区内,所述第二讯号线设置于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讯号线之间,所述第一讯号线与所述第二讯号线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2.5微米。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基板,所述基板包括显示区和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
在所述基板的显示区内制作显示单元以及电性连接所述显示单元的栅极线和数据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3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