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仪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1343.7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7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冯东棉;党建军;李军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21/00 | 分类号: | G01P21/00;G01R31/52;G01R31/54;G01R31/28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王杨洋 |
地址: | 710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加速度计 故障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故障检测,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仪及检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中存在测试系统占用空间大,测试前需要将加速度计灌封在一起的表头和伺服电路分离开,分别进行检测,工序复杂,耗费时间,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加速度计故障排查与定位的快速性以及相关产品快速响应能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仪及检测方法。该检测仪通过电气短接方式,给故障加速度计匹配新伺服电路,形成集成化混合伺服电路,对集成化混合伺服电路进行回路切换,可实现故障加速度计伺服电路以及表头的力矩器回路和传感器回路的功能检测。该方法利用该检测仪实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故障检测,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加速度计是惯性导航系统的核心部件,一旦发生故障,会严重制约相关产品的快速响应能力。现有的加速度计故障排查方法需要专业的加速度计故障测试系统,主要包含通用设备电源01、数字表02、欧姆表03和加速度计测试仪04等,该测试系统与待测加速度计05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该系统的搭建较为耗时,且系统整体体积过大,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导致该测试系统只能在测试现场使用。并且,在测试前,需要将待测加速度计从应用了该加速度计的相关产品上分离下来,工序复杂,耗费时间,而且由于加速度计本身由表头和伺服电路组成,当加速度计出现故障时,需要将表头和伺服电路分离开,通过各自正交配备新伺服电路和新表头,而表头中包含传感器回路和力矩器回路,可通过接通表头上的不同端口实现检测,从而确定故障位置。但是,由于伺服电路与表头是通过胶粘剂灌封在一起,分离困难,耗时较长,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存在局限性,制约了加速度计故障排查与定位的快速性,进而严重影响了应用该加速度计的相关产品的快速响应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中存在测试系统占用空间大,测试前需要将加速度计灌封在一起的表头和伺服电路分离开,分别进行检测,工序复杂,耗费时间,在实际使用中具有局限性,严重制约了加速度计故障排查与定位的快速性以及相关产品快速响应能力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便携式加速度计故障检测仪,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电源模块、第一双刀双掷开关、对比用伺服电路板、采样电阻、第二双刀双掷开关、电压表、导通蜂鸣器和单刀双掷开关;
电源模块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均接第一双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第一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掷位分别接待测加速度计的正输入端A5和负输入端A6,第一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掷位分别接对比用伺服电路板的正输入端B5和负输入端B6;电源模块地端分别接对比用伺服电路板的地端B4和待测加速度计的地端A4;
待测加速度计的传感器C+端A1、传感器C-端A2、力矩器L+端A7、力矩器L-端A8分别接对比用伺服电路板的传感器C+端B1、传感器C-端B2、力矩器L+端B7、力矩器L-端B8;
导通蜂鸣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接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掷位接对比用伺服电路板的传感器C+端B1,单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掷位接对比用伺服电路板的传感器C-端B2;导通蜂鸣器的另一个输入端接地;
电压表的测量端接第二双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第二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一掷位分别接待测加速度计的输出高端A9和输出低端A10,第二双刀双掷开关的第二掷位分别接待测加速度计的力矩器L-端A8以及接地;
采样电阻的一端接待测加速度计的力矩器L-端A8,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采样电阻的阻值为1000±50Ω。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导通蜂鸣器的电源端和电压表的电源端均接外接电源。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电压为+15V、-1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未经西安航天精密机电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3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