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及其表达的蛋白、载体和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921377.6 申请日: 2020-09-04
公开(公告)号: CN112079911B 公开(公告)日: 2022-04-08
发明(设计)人: 刘思安;操萌;贾志超;王莉 申请(专利权)人: 扬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00;A01H6/20;A01H6/00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柏尚春
地址: 22500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促进 银杏 类黄酮 合成 关键 基因 gbmyb6 及其 表达 蛋白 载体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及其表达的蛋白、载体和应用,所述关键基因GbMYB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表达的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以银杏叶片为材料,克隆了GbMYB6基因,通过酶切连接构建含基因GbMYB6的过量表达载体35S::GbMYB6并转入银杏愈伤组织以及拟南芥中,GbMYB6转基因银杏愈伤组织和转基因拟南芥中类黄酮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这表明GbMYB6能够促进类黄酮的合成,因此调控GbMYB6的表达在提高银杏叶片药用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及其表达的蛋白、载体和应用。

背景技术

银杏(Gingo biloba L.),是银杏属多年生乔木,是第四纪冰川后幸存的古老树种,属于世界上著名的孑遗植物﹐其叶﹑种仁和外种皮都含药用成分﹐被称为“全身都是宝的活化石”。银杏作为药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功效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是多种药物的原材料,对预防和治疗早期阿尔兹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定的效果。类黄酮化合物是GbE的主要活性成分,目前已经从银杏中分离出40多种的类黄酮化合物,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的类黄酮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醇、花青素和原花青素。类黄酮化合物种类较多,目前已知的类黄酮种类已经超过9000种,在植物的叶、根等器官中广泛存在,参与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及抗逆反应调控。类黄酮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理学作用,在防治心血管硬化、抗氧化、抗衰老、抗肿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已经广泛应用在保健、医疗领域。

黄酮类化合物(flavonoids)是一类多酚化合物,是植物中最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之一,它广泛分布于植物的花、果、叶和种子等器官中。类黄酮的分子结构主要是以两个苯环通过中央三键相连接组成的C6-C3-C6的一类化合物,主要是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的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银杏叶中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目前已经分离出40多种黄酮类化合物,根据C15核心的结构和糖苷配基的差异,大致可分为黄酮醇(flavonol)、黄酮(flavone)、黄烷酮(flavanone)、二氢查尔酮(dihydrochalcone)、二氢黄烷酮(dihydroflavanone)、查尔酮(chalcone)、异黄酮(isoflavone)和花青素(anthocyanidin)等。类黄酮被人体吸收后能够改善血流量,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和保护心血管,同时也具有调节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以及抗病毒等医疗保健功能,在抗肿瘤、预防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银杏自身遗传特性和其生长条件,采用常规生物技术及遗传学方法很难鉴定和研究参与类黄酮合成调控的关键基因及其具体生物学功能。因此至今对银杏这一重要的药用经济树种的相关研究多局限于克隆相关结构基因,而对类黄酮合成通路中极为重要的调控基因MYB、bHLH等重要转录因子的研究还不完善,其具体的调控机制尚不清楚,仍需要较多的实验研究。虽然目前已克隆出了很多黄酮合成相关基因,但有关基因功能更深入的研究比较少,所以进一步展开银杏黄酮合成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通过促进该基因的表达能够提高银杏类黄酮含量。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表达的蛋白、载体及其应用。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一种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NO.1所示。

本发明所述的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表达的蛋白,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NO.2所示。

本发明所述含有所述的促进银杏类黄酮合成的关键基因GbMYB6的表达载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3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