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拍摄根尖片的两段式平行投照支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1558.9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9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游梦;石宇超;任家银;刘媛媛;王虎;王凯利;王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6/14 | 分类号: | A61B6/14;A61B6/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易小艺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拍摄 根尖 段式 平行 支架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采用平行投照技术拍摄根尖片的两段式平行投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球管固定环和一次性持片夹,固定环设有环体和N个U型槽,N≥1;U型槽设在环体外表面上;一次性持片夹包括设有延伸部、连接杆、咬合部和持片部,持片部与咬合部一端连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延伸部和咬合部另一端垂直连接,延伸部与咬合部平行且延伸方向相反;连接杆一端与延伸部垂直连接,延伸部另一端伸入U型槽内,使固定环和一次性持片夹固定连接成一体。本发明装置采用平行投照技术固定球管与被照牙齿的相对位置与角度,拍摄时只需更换一次性持片夹,一方面减少消毒或耗材成本,另一方面降低拍摄技术难度、提高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拍摄根尖片的两段式平行投照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根尖片是口腔临床工作中最常用的影像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与牙体牙髓、牙周、牙槽外科、修复种植、甚至正畸科的日常诊疗工作中。
根尖片的拍摄技术主要包括角平分线技术和平行投照技术两类。其中,角平分线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具有不需要额外装置辅助、只需要患者手指或持片夹固定胶片的优点;缺点是技术难度较高,拍摄质量不稳定,变形失真率高。平行投照技术虽然技术难度低,拍摄质量稳定,且变形失真率小,但因为需要特殊的平行投照支架,增加耗材和消毒成本,从而应用相对较少。
随着口腔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种植技术、正畸技术等的兴起,对影像投照技术的要求也日益提高。特别是种植术后、正畸支抗术前术后根尖片的拍摄,要求尽量消除变形失真,以还原种植体螺纹平行结构,以及牙间隙牙槽骨的真实宽度。此外,牙周、儿牙、牙体牙髓临床医生也越发强调根尖片的平行拍摄。另外一方面,从医院感染控制角度来说,患者手指按压,以及医务人员手指进入患者口腔都会有一定的感控风险,平行投照技术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个问题。
然而平行投照技术本身存在的技术问题,目前市面上一套平行投照支架价格比根尖片收费价格贵几倍,且消毒一套支架的成本也往往超出收费定价。因此限制了平行投照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发展和使用。此外,大多数的平行投照支架的球管环多是与球管接触但不固定,因此在摆放球管位置时容易出现移动,影响成像质量。反复的消毒平行投照支架也容易造成支架的变形老化,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拍摄根尖片的两段式平行投照支架装置,在拍摄根尖片的时候,应用于平行投照技术中;一方面减少了一次性耗材量,另一方面固定了球管环,拍摄更加稳定,不用经常性消毒,延长老化,使有时间增加。
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本发明中一种拍摄根尖片的两段式平行投照支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球管固定环和一次性持片夹,固定环设有环体和N个U型槽,N≥1;U型槽设在环体外表面上;一次性持片夹包括设有延伸部、连接杆、咬合部和持片部,持片部与咬合部一端连接,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延伸部和咬合部另一端垂直连接,延伸部与咬合部平行且延伸方向相反;连接杆一端与延伸部垂直连接,延伸部另一端伸入U型槽内,使固定环和一次性持片夹固定连接成一体。
所述球管固定环为X线球管固定环,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是一种光子,诊断上使用的X线波长为0.08-0.31埃(1埃=0.1纳米=10的-10次方米),在医学上用作辅助检查方法之一。
球管固定环为固定装置,不接触人体,可重复多次使用。一次性持片夹进入口腔内,为一次性装置,单次使用,作为第Ⅱ类医疗器械,作为一次性耗材使用,一人一换。该装置既符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又节约耗材及消毒成本。持片部用以固定胶片。
所述X线球管固定环为圆环形,所述球管固定环为X线球管固定环,为圆环形,圆环内直径=68-84mm,圆环厚度≥3mm,圆环宽度为10-20mm;优化方案中圆环内直径=68mm,圆环厚度3mm,圆环宽度为15mm。圆环大小匹配X线球管外径,使之固定于球管外缘上。固定环内径大小重要,合适的大小使拍摄角度符合,从而提高准确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5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