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1685.9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1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叶心凌;眭皓;徐琛君;卢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 |
主分类号: | H01H73/18 | 分类号: | H01H7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7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压 断路器 灭弧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包括灭弧栅片组(15)、引弧片(3)、侧板(5)、基座(4)、灭焰片(16)和顶盖(13),灭弧栅片组(15)由相互平行的上灭弧栅片组(1)和下灭弧栅片组(2)组成,下灭弧栅片组(2)靠近静触头区域即电弧产生区域,上灭弧栅片组(1)设置在下灭弧栅片组(2)上方,下灭弧栅片组(2)的引脚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50°;下灭弧栅片组(2)比上灭弧栅片组(1)具有更大的面积以及与触头区域更小的距离,其中下灭弧栅片组(2)内每个栅片的面积比上灭弧栅片组(1)内每个栅片的面积大2~3cm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灭弧性能优、使用寿命长、分断能力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压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
背景技术
低压断路器是一种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接通、分断线路的重要保护电器,它能在线路发生过载或短路故障时自动断开线路,以保护线路及负载不受破坏。低压断路器在分断故障电流的过程中,电器的触头间会产生电弧,电弧是一种高温的游离气体,它会对断路器的触头造成极大的损伤,倘若没有及时熄灭电弧,可能会造成断路器的损坏,更严重的会导致安全事故。因此,现有的断路器都安装有灭弧室,灭弧室是断路器的核心组件,它能够依靠多片灭弧栅片将电弧分割成多段短弧,提高电弧电压,从而快速熄灭电弧,保护断路器。
小壳架断路器是指壳架电流为1600A,额定电流为200~1600A,相间距不超过80mm的小型化断路器。为了满足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小壳架断路器的分断能力亟需提高,其中一大重点则是提升断路器灭弧室的性能。由于小壳架断路器存在空间的限制以及原有设计的缺陷,提升灭弧室的性能十分困难。因此,小壳架断路器的灭弧室需要全方面的创新性设计才能有效提升其分断能力。
现有技术中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结构包括:由多片平行设置的灭弧栅片组成的灭弧栅片组;能够快速引导电弧的引弧片;用于安装灭弧栅片组和引弧片的侧板;与侧板相互配合的基座;设置于基座上方且层层堆叠的不同材料的灭焰片;带有出气孔的顶盖。而现有低压小壳架断路器,存在着电弧移动区域难以控制,灭弧室的分断性能差等技术难题,且灭弧时间较长,约为6.5~8ms,极大地缩短了灭弧室的使用寿命。
发明专利CN102509676B公开了一种框架断路器灭弧室,包括隔弧罩、栅片、引弧片、第一隔弧壁和第二隔弧壁。为了增加栅片的长度,栅片顶部以不与隔弧罩内壁接触为限,底部以不与引弧片内壁接触为限,并沿引弧片的斜面成阶梯状排列。采用该结构的灭弧室后,断路器的短路分断能力由原来的80kA提高到120kA,但该发明电弧进入灭弧室的速度较低,且灭弧室内部的气体循环较差,降低了灭弧室灭弧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具有灭弧性能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低压断路器的灭弧室,包括灭弧栅片组、引弧片、侧板、基座、灭焰片和顶盖,灭弧栅片组由相互平行的上灭弧栅片组和下灭弧栅片组组成,下灭弧栅片组靠近静触头区域即电弧产生区域,上灭弧栅片组设置在下灭弧栅片组上方,下灭弧栅片组的引脚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5~50°,这种结构可改善下灭弧栅片组的磁场分布,提高其两侧磁极的磁性,增加灭弧栅片对于电弧的磁吹力,以提高电弧进入灭弧室的速度。
所述的下灭弧栅片组比上灭弧栅片组具有更大的面积以及与触头区域更小的距离,其中下灭弧栅片组内每个栅片的面积比上灭弧栅片组内每个栅片的面积大2~3cm2。由于下灭弧栅片的面积更大,因此下灭弧栅片组的热容量更高,吸引电弧的磁场力更强,且下灭弧栅片与触头区域更接近,因此可提高电弧进入灭弧室的速度,缩短燃弧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未经上海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人民电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6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