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1776.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58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黄品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90 | 分类号: | F21K9/90;F21V19/00;F21V23/06;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陈珊珊 |
地址: | 20111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装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装结构,包括工作组件、壳体以及限位件。工作组件具有多个接脚。壳体包括开口。工作组件设置于开口。工作组件的接脚朝壳体的内部延伸。限位件连接壳体。限位件包括支撑板与凸件。凸件包括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接脚的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分别抵靠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本发明的组装结构,欲固定在机壳的工作组件的转动自由,将可以通过限位件限制住工作组件的接脚,限制工作组件在转动方向上的自由度。如此,当工作组件为发光组件,则可以避免掉因转动所产生的视觉差异问题,发光组件的亮度不会,受组装角度不同而不一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组装结构,特别是有关于发光组件的组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轴孔式组装中,壳体(bracket)、托座(holder)以及欲固定的工作组件,三者之间缺少转动方向上的定位。工作组件例如发光二极管。若发光二极管组装后角度不同时,将使得外观呈现出来的亮度不一致。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是目前业界亟欲投入研发资源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态样揭露一种组装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一种组装结构包括工作组件、壳体以及限位件。工作组件具有多个接脚。壳体包括第一开口。工作组件设置于第一开口。工作组件的接脚朝壳体的内部延伸。限位件连接壳体。限位件包括支撑板与凸件。凸件包括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接脚的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分别抵靠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工作组件包括发光二极管组件。发光二极管组件包括发光部。发光部从壳体向外裸露。接脚设置从发光部的底部朝向壳体的内部延伸。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分别包覆相应的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第一接脚与第二接脚分别设置以第一电线与第二电线抵靠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前述的组装结构进一步包括定位座。定位座包括固定槽体。工作组件固定于固定槽体内。定位座设置于第一开口,使工作组件固定于第一开口内。
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一侧壁。定位座包括第一卡合件。第一卡合件凸出于固定槽体并平行第一侧壁延伸。
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定位座进一步包括相对于第一卡合件的第二卡合件。第二卡合件凸出于固定槽体并平行第一侧壁延伸。第一卡合件与第二卡合件相对的第一方向垂直于限位件的凸件延伸的第二方向。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凸件垂直于支撑板。限位件的第一抵靠部与第二抵靠部形成T型。
于本发明的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一侧壁。限位件设置该壳体的第二侧壁的第二开口。第一侧壁垂直于第二侧壁。
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进一步包括凸出于支撑板的抵靠件。抵靠件延伸至开口以抵靠第二侧壁。
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抵靠件与凸件彼此平行。抵靠件垂直于第二侧壁延伸的方向。
综合上述,通过在壳体内设置限位部,以限定欲固定的工作组件的接脚,从而限制了工作组件的转动方向。如此,当工作组件为发光组件,则可以避免掉因转动所产生的视觉差异问题。
以上所述仅用以阐述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发明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绘示的一组装结构的一立体图;
图2是图1的一局部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