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自振动现象的双摇扇散热型电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1814.4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34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北中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H02K9/22;H02K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尉敏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振动 现象 双摇扇 散热 电动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振动现象的双摇扇散热型电动机,属于电动机领域,本发明通过电动机本体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带动弹力球在导热板和曲面浮动板之间进行无规则地跳动,通过弹力球对曲面浮动板的不断撞击,使曲面浮动板在双面摇扇架和导热板之间不断来回浮动,从而使双面摇扇架不断进行来回摆动,促进导热板和外壳之间的空气流动,使导热板和外壳之间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防尘散热网散发至外界,因此相比较现有风冷或水冷的散热方式,本发明在电动机本体运行过程中通过利用电动机本体自身的振动现象持续不断地辅助自身进行散热,在无需耗费多余运行成本的同时,即可实现对电动机本体进行全面且均匀的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自振动现象的双摇扇散热型电动机。
背景技术
电动机(Motor)是把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它是利用通电线圈(也就是定子绕组)产生旋转磁场并作用于转子形成磁电动力旋转扭矩。电动机主要由定子与转子组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磁场方向)方向有关。电动机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受力的作用,使电动机转动。电机作为一种典型的旋转机械,振动是其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无论其处于正常状态还是处于故障状态。振动量值成为电机非常重要的运行状态特征,每台电机都有其被认为能正常工作的振动标准。
电动机内部元件一般都安装在电动机壳体内,电动机在运行过程中,电动机的内耗也会急剧增加,电动机的内耗几乎全部以热量的方式释放,如果电动机得不到有效地冷却,电动机的内部温度不断升高,导致电动机效率下降,如果温度过高,就会造成内部烧蚀甚至击穿导致电动机损坏。
现有电动机的散热方式主要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风冷式为在电动机的转子轴的末端安装有散热叶片,电动机运行的过程中,转子轴带动叶片旋转,构成散热扇结构,对电动机进行通风散热,风冷式散热结构散热不均匀,只对电动机的末端有较好的散热效果,导致电动机机身处和电动机前端因散热效果不好发生故障;水冷式散热结构虽然散热均匀,散热效果也比风冷式散热效果好,但是不管是生产成本还是运行成本都很高。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自振动现象的双摇扇散热型电动机,它通过电动机本体运行时产生的振动带动弹力球在导热板和曲面浮动板之间进行无规则地跳动,通过弹力球对曲面浮动板的不断撞击,使曲面浮动板在双面摇扇架和导热板之间不断来回浮动,从而使双面摇扇架不断进行来回摆动,促进导热板和外壳之间的空气流动,使导热板和外壳之间的热量可以快速通过防尘散热网散发至外界,因此相比较现有风冷或水冷的散热方式,本发明在电动机本体运行过程中通过利用电动机本体自身的振动现象持续不断地辅助自身进行散热,在无需耗费多余运行成本的同时,即可实现对电动机本体进行全面且均匀的散热。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北中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淮北中易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18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善链路聚合协议超时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体式远程控制水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