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识别纠错装置、声音识别纠错方法以及声音识别纠错程序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2258.2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2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芦川平;藤村浩司;岩田宪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G10L15/22 | 分类号: | G10L15/22;G10L15/28;G10L1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程晨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 识别 纠错 装置 方法 以及 程序 | ||
1.一种声音识别纠错装置,具备:
修正网络保持部,保存修正网络,该修正网络是将作为对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而得到的结果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针对该声音识别结果列的基于用户的修正结果关联起来的;以及
纠错部,计算作为对新的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而得到的结果的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所述修正网络保持部中保持的所述修正网络的差分,如果表示所述差分的值在阈值以下,则使用所述修正网络进行针对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中的声音识别的错误部分的纠错,生成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识别纠错装置,还具备:
修正语句取得部,取得针对由所述纠错部生成的所述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的基于所述用户的所述修正结果;以及
生成部,计算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所述修正结果的差分,如果表示该计算出的所述差分的值在阈值以下,则生成将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所述修正结果关联起来的所述修正网络,并将该生成的所述修正网络保存到所述修正网络保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音识别纠错装置,还具备提示部,该提示部提示由所述纠错部生成的所述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声音识别纠错装置,其中,
所述纠错部
如果表示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所述修正网络的所述差分的值在所述阈值以下,则进行使用所述修正网络的所述纠错,
在表示所述差分的值大于所述阈值的情况下,不进行使用所述修正网络的所述纠错,
所述声音识别纠错装置还具备提示部,该提示部在所述纠错部已进行了所述纠错的情况下提示所述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在所述纠错部未进行所述纠错的情况下提示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音识别纠错装置,还具备:
变换规则保持部,保存作为共同地适用于多个用户的修正规则的预先决定的变换规则;以及
对话处理部,对由所述纠错部生成的所述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适用所述变换规则保持部中保存的所述变换规则,修正所述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声音识别纠错装置,其中,所述声音识别结果列、所述修正结果以及所述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是字符列或者单词列。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声音识别纠错装置,其中,所述声音识别结果列以及所述修正网络通过文本、作为候补网络的词格、以及混淆网络中的至少一个来表现。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声音识别纠错装置,还具备:
声音取得部,取得所述新的一系列的声音数据;以及
识别部,对所述声音取得部取得的所述新的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生成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
9.一种声音识别纠错方法,具备:
将修正网络保存到修正网络保持部,该修正网络是将作为对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而得到的结果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针对该声音识别结果列的基于用户的修正结果关联起来的;以及
计算作为对新的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而得到的结果的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所述修正网络保持部中保持的所述修正网络的差分,如果表示所述差分的值在阈值以下,则使用所述修正网络进行针对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中的声音识别的错误部分的纠错,生成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
10.一种记录有声音识别纠错程序的记录介质,该声音识别纠错程序用于为了纠正作为对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而得到的结果的声音识别结果列中的声音识别错误部位而使计算机作为如下单元发挥功能:
识别单元,对新的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生成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以及
纠错单元,计算修正网络保持单元中保存的修正网络与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的差分,该修正网络是将作为对一系列的声音数据进行声音识别而得到的结果的声音识别结果列和针对该声音识别结果列的基于用户的修正结果关联起来的,如果表示所述差分的值在阈值以下,则使用所述修正网络进行针对所述纠错对象的声音识别结果列中的声音识别的错误部分的纠错,生成声音识别纠错结果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2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