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跳伞训练装备及利用该装备的跳伞训练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2445.0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7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建阳;冯红雨;李国伟;赵国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恒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23/00 | 分类号: | B64D23/00;A63G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跳伞 训练 装备 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跳伞训练装备及跳伞训练方法,其中,跳伞训练装备包括风洞机构、送风系统以及控制系统;所述风洞机构包括上大下小漏斗状结构的风洞本体以及位于风洞本体周围用于支撑风洞本体的风洞支撑架;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设于所述风洞本体的底部及侧壁上的多个风速传感器,还包括开伞监测装置和/或手持终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速传感器、各所述第一风机以及各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开伞监测装置和/或手持终端连接。本发明的跳伞训练装备,通过跳伞训练装备的巧妙结构,实现在风洞内开伞,解决了地面跳伞训练不能开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跳伞训练领域,尤其设计一种跳伞训练装备及利用该装备的跳伞训练方法。
背景技术
跳伞既是一项体育运动又是一项军事活动,近年来新兴的休闲娱乐型跳伞也备受人们的青睐。
现有的跳伞训练方式分两种,一种是地面不开伞训练,主要包括在地面进行跳伞要领培训、高台落地训练、伞塔(属固定伞,没有开伞过程)跳伞训练、固定滑道滑翔训练、风洞人体悬浮训练等。这些训练形式均不能模拟高空实际跳伞的从自由下落、开伞、控伞到着陆的整个过程,缺乏真实体验感。另一种是高空开伞训练,通常借助飞机、热气球等航空工具将受训人员运送至高空中或山顶上,实现从自由落体到开伞再到着陆的真实跳伞全过程。此种训练方式费用昂贵,而且效率很低,还有一定的安全风险,尤其是新学员,由于跳伞技术生疏,心理恐惧紧张,存在的安全风险更大。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更是没有机会体验高空单人跳伞的乐趣;高空跳伞还常常会受到异常天气、空中管制等因素无法正常进行。
如果能在地面模拟跳伞全过程,上述大部分问题将得到轻松解决,但是在地面模拟跳伞全过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开伞场所设计、风源设计及送风控制、如何模拟机舱体验以及如何保证人员安全等等,如果能够在室内模拟跳伞全过程,还能解决高空跳伞受异常天气影响的局限,但是室内模拟跳伞也会存在新的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如何防雨前提下保证出风顺畅、如何模拟侧风影响等等,现有技术缺乏相应的跳伞训练装备,更缺乏相应的跳伞训练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跳伞训练装备,以解决上述提到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跳伞训练方法。
跳伞训练装备,包括风洞机构、送风系统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风洞机构包括上大下小漏斗状结构的风洞本体以及位于风洞本体周围用于支撑风洞本体的风洞支撑架;
所述送风系统包括多个设于地面隔音层下方的送风管道,各所述送风管道的外端与地面连通且内端均与送风公腔的底部连通,送风公腔顶部具有与风洞本体底部连通的送风公腔出风孔,所述送风管道包括与进风箱连接的竖向进风段和与送风公腔连通的水平出风段,所述进风段的底部设置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风机出风口与所述水平出风段连接,所述第一风机的上方固定设置过滤网,所述水平出风段的水平一侧连接导风管,所述水平出风段和所述导风管呈人字形布置, 所述水平出风段和所述导风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导风开合机构,所述导风开合机构包括导风板和用于水平推拉导风板的输出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动力源,所述水平出风段和所述导风管的连接处具有具有导向槽,所述导风板活动插接在导向槽中,所述导风板包括前端的导风管挡板以及后端的具有通风孔的导流板,所述第一动力源为液压推杆或电动推杆或气动推杆,设于导风板延伸方向的一侧且其输出端与导流板固定连接;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和设于所述风洞本体的底部及侧壁上的多个风速传感器,还包括开伞监测装置和/或手持终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风速传感器、各所述第一风机以及各所述第一动力源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开伞监测装置和/或手持终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风洞支撑架为绕所述风洞本体周向设置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钢架结构或网架结构,所述风洞支撑架的顶部与风洞本体上口部外缘固定连接,所述风洞支撑架与所述风洞本体之间自下而上设置多层横向加固横梁或环状加固板。
优选的,所述风洞本体的上端还设有用于聚拢气流的向内倾斜的一圈风洞折边,风洞折边形成风洞出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恒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恒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4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用于野外转基因育种试验基地的防鸟网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双五回程数控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