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2819.9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柯情;刘晓刚;王帅东;叶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2;F23D14/66;F23D14/64;F24C3/08;F24C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式聚能罩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分流式聚能罩包括聚能罩主体和分流件,聚能罩主体的下部具有进气口,分流件的外圈固接于聚能罩主体上,且分流件的内圈与聚能罩主体的之间形成分流口,分流件的中部具有上下贯通的内火盖输气柱安装通道,从进气口进入的二次空气于分流口处被分流,一部分二次空气从分流件的下方进入内火盖输气柱安装通道,另一部分二次空气流向分流件的上方。本发明对二次空气进行分流,使二次空气针对性地补入到内火盖和外火盖,二次空气流动的过程中被充分预热,从而提高了燃气灶的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具产品的不断发展,市面上的高端燃气灶具也是在追求更大的热负荷和更高的热效率,因此出现了带聚能罩的产品。采用聚能罩之后,可以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将燃烧后的烟气与二次空气分隔开来,使得二次空气可以更好的更纯净的补充到火焰根部,从而提升热效率;再比如加上聚能罩之后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热气(热辐射、热对流)往面板走,降低相关零(部)件温升,延长使用寿命。
但是现有的聚能罩的结构仍有改进空间,以提升燃气灶具的热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提高燃气灶具的热效率,而提供一种分流式聚能罩及燃气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分流式聚能罩,其包括:
聚能罩主体,所述聚能罩主体的下部具有进气口;和,
分流件,所述分流件的外圈固接于所述聚能罩主体,且分流件的外圈与所述聚能罩主体之间形成分流口,所述分流件的中部具有上下贯通的内火盖输气柱安装通道;
从所述进气口进入的二次空气于所述分流口处被分流,一部分二次空气从所述分流件的下方进入所述内火盖输气柱安装通道,另一部分二次空气流向所述分流件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分流件包括:
横向分流板,所述横向分流板的外圈连接所述聚能罩主体,所述横向分流板的中部具有内火盖输气柱通过孔;和,
管状的竖向分流板,所述竖向分流板的下端于所述内火盖输气柱通过孔处连接所述横向分流板,所述竖向分流板具有所述内火盖输气柱安装通道。
优选地,所述横向分流板从其外圈到其内圈逐渐向上延伸,且延伸的坡度大于5°;
和/或,所述横向分流板具有第一倾斜环部和第二倾斜环部,所述第一倾斜环部的外圈连接所述第二倾斜环部的内圈,所述第二倾斜环部相对于所述第一倾斜环部向下弯折;
和/或,所述横向分流板上设有外火盖输气柱通过孔,所述外火盖输气柱通过孔环绕所述内火盖输气柱通过孔间隔设置;
和/或,所述竖向分流板从其下端到其上端逐渐向内延伸,且延伸的坡度大于70°;
和/或,所述竖向分流板上设有点火针穿过孔;
和/或,所述竖向分流板上设有电偶穿过孔;
和/或,所述分流件还包括引火孔挡风板,所述引火孔挡风板设于所述竖向分流板的上端。
优选地,所述聚能罩主体包括下罩,所述下罩包括:
下罩主体;
罩支脚,所述罩支脚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下罩主体,各所述罩支脚间隔地布置,相邻的罩支脚和所述下罩主体的下端围成所述进气口;及,
限位脚,所述限位脚与所述罩支脚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限位脚固定于所述罩支脚和/或所述下罩主体上,所述横向分流板固定于所述限位脚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2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