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氢纳米钯光热效应靶向释放脂质体功能团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3080.3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687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赵鹏辉;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27 | 分类号: | A61K9/127;A61K47/24;A61K41/00;A61K33/00;A61P27/02;A61P9/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光热 效应 靶向 释放 脂质体 功能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储氢纳米钯光热效应靶向释放脂质体功能团,其特征在于,包括聚合物修饰的脂质体和储氢纳米钯颗粒,储氢纳米钯颗粒设置在脂质体内,脂质体包括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的摩尔比为(80~85):10:(5~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纳米钯光热效应靶向释放脂质体功能团,其特征在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胆碱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摩尔比为(8~17):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纳米钯光热效应靶向释放脂质体功能团,其特征在于,脂质体为类细胞膜结构,脂质体受热形成的囊泡直径大于等于聚集前脂质体直径的20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氢纳米钯光热效应靶向释放脂质体功能团在制备眼底血管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5.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储氢纳米钯光热效应靶向释放脂质体功能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混合有PVP、L-ascorbic acid、KBr和Na2PdCl4的水溶液加热,然后冷却至室内温度,然后进行离心处理,收集和纯化纳米钯晶体颗粒;
S2、NaBH4和硫酸溶液反应,将氢气注入步骤S1制备的纳米钯晶体颗粒中,制成储氢纳米钯颗粒;
S3、将步骤S2制备的储氢纳米钯颗粒包封在脂质体当中,与Nd:YAG激光波长接近,将储氢纳米钯颗粒包封在脂质体当中得到储氢纳米钯脂质体功能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
S101、在80摄氏度的磁搅拌条件下,将质量比为(104~108):(58~64):(290~310):(55~57):(10~12)的PVP、L-ascorbic acid、KBr、Na2PdCl4和水加热3~4小时,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混合溶液;
S102、将混合溶液离心处理30~35min,再洗涤2~4次,采用Amicon过滤管收集和纯化纳米钯晶体;
S103、将得到的纳米钯晶体分散在9~12mL的去离子水中,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储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
S201、将纳米钯晶体和NaBH4分别放入两个密封瓶中,用毛细管将两个密封瓶连接;
S202、将放有纳米钯晶体的密封瓶与大气连接,将pH=5的硫酸溶液注入含有NaBH4的瓶中,NaBH4与硫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1;
S203、NaBH4产生的氢气进入纳米钯晶体溶液中反应13~18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储氢纳米钯颗粒的直径为13.5±0.9nm,最大吸收波长为1053~1150nm,与1064nm Nd:YAG激光波长接近,以4.2~4.60mg/kg的浓度包封在脂质体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30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