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装置及储存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3107.9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0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卞汉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威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M5/14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鼎泰正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5 | 代理人: | 缪太清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确定 麻醉 诱导 失去 知觉 系统 装置 储存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装置及储存介质,包括系统给镇痛药后,仍然处于清醒状态,主观疼痛仍存在,IOC2就不会下降;系统提示操作人员告知患者手术即将开始,用语音刺激患者的主观疼痛达到顶点,使IOC2值为99;镇痛药起效,系统慢速给镇静药,随着药量的增加,意识指数IOC1随之降低,但主观意识仍存在,且IOC2值不会下降;随着镇静药量的增加,早晚会失去主观意识,主观疼痛随之消失,就只有客观疼痛,因预先给了镇痛药,IOC2出现悬崖式下降,当IOC2出现下降时,读IOC1值,该值为患者失去知觉的意识指数临界值。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装置及储存介质,通过IOC1、IOC2精确控制每一麻醉患者的镇静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麻醉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装置及储存介质。
背景技术
确保病人在无痛与安全的条件下顺利地接受手术治疗,是麻醉临床的基本任务,但这还只是现代麻醉学科的部分工作内容。麻醉工作还包括麻醉前后的准备和处理,危重病人的监测治疗,急救复苏、疼痛治疗等方面的工作。为了做好临床麻醉工作,必须掌握麻醉基础理论和熟练地应用各种麻醉技术操作,还要熟悉各种病情手术的特点。从意识指数的正态分布图来看,就一个个体来讲,意识指数越高,镇静就越浅,意识指数越低,镇静就越深;就一个群体而言,意识指数高了,镇静不一定浅,意识指数低了,镇静不一定就深;40-60只能说大部分患者适宜;而麻醉医生要面对每一位的患者,要对每一为患者负责,仅靠一个参数无法将每一位麻醉患者的镇静深度控制精准程度;很多手术需要浅麻醉,而浅麻醉,医生又担心术中知晓,术中知晓是医疗事故;如果我们能在诱导期就能确定手术患者的失去知觉点,也就是患者有知觉点,就能在监测环境下,避免了术中知晓,而术中知晓,一直以来是麻醉医生最担心,没有一个很好的事前控制标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装置及储存介质,通过两个参数,即IOC1、IOC2将每一麻醉患者的镇静深度控制精准,避免术中知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存储器上存储有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S1、系统根据操作人员指令先给予患者镇痛药;
S2、系统计算起效时间,并提示操作人员告知患者手术即将开始,用语音提示刺激患者的主观疼痛达到顶点;
S3、系统根据操作人员指令给予患者镇静药,在给镇静药后,患者意识降低,系统接收到IOC1值下降,且IOC2不会下降的数据;
S4、系统接收到IOC2值下降数据后,读取IOC1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给予患者镇痛药和镇静药时,给药速度均为慢速给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患者进行给药前,还将显示将在维持期给药时的药品种类和给药速度,且接受操作人员对给药种类和泵速修改指令。
确定麻醉诱导期失去知觉点的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系统根据操作人员指令先给予患者镇痛药;
系统计算起效时间,并提示操作人员告知患者手术即将开始,用语音提示刺激患者的主观疼痛达到顶点,即IOC2为99;
系统根据操作人员指令给予患者镇静药,,在给镇静药后,患者意识降低,系统接收到IOC1值下降,且IOC2值不会下降;
系统接收到IOC2值下降数据后,读取IOC1值,该值为失去知觉临界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在给予患者镇痛药和镇静药时,给药速度均为慢速给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威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威浩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31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