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用智能引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4968.9 | 申请日: | 2018-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3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才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州飚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山东省德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智能 引流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公开了一种医用智能引流装置,其由计重组件、引流调节总成、控制器及电源组件构成;计重组件用于向控制器反馈能够反映引流袋中积液变化的称重信号;引流调节总成由龙门架、连接管及调节机构构成,连接管用于连接引流袋与引流管,调节机构由驱动装置驱动而可对连接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挤压,起到调节连接管内积液流速的目的;控制器可基于引流过程中获取的称重信号及预设的引流参数对调节机构进行控制,实现自动引流。本医用智能引流装置,采用智能化设计,与现有常规引流组件配合使用可实现定时引流、定量引流及定速引流的自动控制,提高了引流操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节省了人力,保证了引流效果,使用方便快捷。
本发明为2018年09月28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111350276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用于临床引流操作的智能化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引流术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如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病症都需要采用引流进行治疗。以胸腔积液为例,正常人胸膜腔内有3ml~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润滑作用,这些液体经不断的形成与吸收而维持一种动态平衡,若由于病变破坏了此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缓,便会形成胸腔积液,临床也称胸水,该病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病症,当患者胸腔积液量大时,将压迫肺脏、心脏,患者感到气急、胸闷、低氧血症甚至呼吸衰竭,因此,在对具有大量胸腔积液病征的病例进行临床处理时,必须首先对胸腔积液进行充分引流。
在临床对大量积液引流的操作过程中,往往根据病例的病情状况而对日引流次数、每次的引流量、引流速度等临床参数具有特定要求,在实际临床操作中,引流过程中的临床参数通常都是由医护人员或病人家属来人为主观控制而实现的,目前的这种人为控制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往往由于在医嘱的口头传达中产生误解或是操作人员疏忽等原因而造成引流过程未能按医生预期方式进行,因引流不当而给病人带来不适及伤害,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另一方面,在引流过程中实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通常都是通过人为观察来判断的,误差较大,也使得引流效果难以保证,与此同时,目前的这种控制方式显然会增加了医护人员及病人家属的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智能化设计,与现有临床引流组件配合使用,可对引流过程智能化控制,有效降低人力负担,显著提高临床引流精准性、稳定性及安全性的医用智能引流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医用智能引流装置,其包括:
计重组件,其包括由称重台、称重传感器及底座上下依次配合而构成的称重机构,称重传感器输出能够反映称重台上方物体的重量的称重信号;称重台上方经两竖直的伸缩杆支撑有一用于悬挂引流袋的悬撑臂,至少一伸缩杆上设有将悬撑臂高度进行锁定的锁紧机构,悬撑臂下侧设有两固定夹;
引流调节总成,其包括龙门架、连接管及调节机构;龙门架由底座支撑且其横梁位于悬撑臂的上方,横梁的侧壁开有一由上端面延伸至下端面的安置槽;连接管采用软质塑料制成,其用于将引流管与引流袋连通,其中上段可卡固于安置槽中,其中下段预制有一易于伸缩变形的曲线段;调节机构安置在横梁上,其由固定夹块、活动夹块以及驱动装置构成,活动夹块与固定夹块分别位于安置槽的两侧,活动夹块由横梁上的一导轨限定而可与固定夹块进行远离与靠近,从而可对安置槽中的连接管造成不同程度的挤压,实现控制连接管通断及调节连接管内部流体流速的目的;驱动装置安设在横梁上,其用于驱动活动夹块沿导轨移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州飚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德州飚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49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