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印刷覆膜机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5227.2 | 申请日: | 2020-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3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谭志银;刘青;甄帅;詹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2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 机械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包装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覆膜机械装置,该印刷覆膜机械装置包括机架、覆膜辊和传动箱;所述机架上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传动箱,两传动箱之间设有覆膜辊,覆膜辊的下方设有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两端的传动箱上设置有压膜筒;由于在覆膜过程中,需要控制塑料膜的边缘贴合在覆膜辊的表面,防止薄膜在松弛状态下覆膜时造成的褶皱,增加了覆膜过程中的操作,难以维持稳定的覆膜质量。本发明通过设置在输送带两端的压模筒,替代了将薄膜两端按压在印刷品上的手动操作,通过设置在压模筒下的弹簧,配合支撑块下降时的惯性运动,加强了压模筒对薄膜的按压效果,从而提升了印刷覆膜机械装置使用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印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覆膜机械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是将文字、图画、照片、防伪等原稿经制版、施墨、加压等工序,使油墨转移到纸张、织品、塑料品、皮革等材料表面上,批量复制原稿内容的技术;覆膜工艺是印刷之后的一种表面加工工艺,是指用覆膜机在印品的表面覆盖一层透明塑料薄膜而形成一种纸塑合一的产品加工技术;一般来说,根据所用工艺可分为即涂膜和预涂膜;关于印刷覆膜的介绍,可参见:李不言,数字印刷品的覆膜加工要点[J],印刷杂质,2013(No.6).49-52。
目前在印刷店使用的印刷覆膜机械装置通常为手动冷裱覆膜机,具有占用体积小,投入成本低的优势,适合印刷店的小批量,多种类的印刷品覆膜需求;但其本身在覆膜过程中需要注意冷裱膜的表面两端,防止薄膜贴合的褶皱,同时手动调节的覆膜辊压力难以确保其覆膜质量的稳定性,使得印刷覆膜机械装置的使用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中也出现了一些关于印刷覆膜机械装置的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2019105741188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覆膜机械装置;包括覆膜机和除尘除湿装置,所述覆膜机包括给纸台,所述除尘除湿装置跨设于所述给纸台的上方;所述除尘除湿装置包括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分别位于所述除尘除湿装置的两侧,且所述进气管道和所述出气管道之间形成热气流;所述除尘除湿装置的顶部为倾斜状;所述进气管道高于所述给纸台的纸堆高度;所述出气管道的水平位置高于所述进气管道;所述除尘除湿装置还包括集尘槽,且所述集尘槽内设置有静电除尘网;该技术方案应用于印刷纸张与膜类的复合,且能够在覆膜之前对印刷纸张进行预处理,实现印刷纸张的除尘、除湿,同时回收油墨挥发出的有害气体;但是该技术方案中未解决在小批量多种类的手动覆膜机中,塑料薄膜通过覆膜辊与印刷品接触过程中的不稳定现象,使得印刷覆膜机械装置的使用效果不够理想。
鉴于此,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司设计研发了一种印刷覆膜机械装置,采用了特殊的印刷覆膜装置结构,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印刷覆膜机械装置,通过设置在输送带两端的压模筒,在将塑料膜安装到覆膜辊下后,通过取下调节块使压模筒将塑料膜的两端按压住,替代了将薄膜两端按压在印刷品上的手动操作,通过设置在压模筒下的弹簧,配合支撑块下降时的惯性运动,加强了压模筒对薄膜的按压效果,继而稳定了塑料膜覆膜到印刷品上的效果,从而提升了印刷覆膜机械装置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52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上下料茶叶揉捻机
- 下一篇:一种蜗轮蜗杆用的锯齿形齿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