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5517.7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0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祝龙;刘本芹;宣国祥;黄岳;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5/04 | 分类号: | E02B5/04;E02B5/08;E02C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66 | 代理人: | 李国华;白海燕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水 引流 结合 底部 导航 引航 布置 方法 | ||
1.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在上游引航道口门区;
在引航道与主河道之间顺航道方向布置底部透空导航墙,底部透空导航墙仅在底部设置透水孔,上部为实体结构;在导航墙的根部台地,即导航墙靠近船闸一侧的端部台地上,开设分水引流渠;该分水引流渠需与引航道航线呈一定角度布置,将引航道与主河道相连;分水引流渠上布设闸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的必要条件包括以下内容:
1a,船闸与电站分开布置;
1b,航道中心线与主流之间夹角α大于25°弯曲河道;
1c,航道中心线与主流之间夹角α大于15°小于等于25°的弯曲河道,并且最大通航流量达到泄水闸全开运行的工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水引流渠结合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引航道布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航道分流引水渠及底部透空导航墙的基本设计参数为:
2a,底部透空导航墙顶高程H高于船闸运行最高通航水位Wmax;其底部透水孔顶高程K低于船闸最低通航水位Wmin,并小于最低通航水位时船舶最大吃水D时所处水位, 即:
HWmax;KWmin-D
其中:H为底部透空导航墙顶高程,单位m;Wmax为船闸运行最高通航水位,单位m;K为底部透空导航墙底部透水孔顶高程,单位m;Wmin为船闸最低通航水位,单位m;D为设计船舶最大吃水深度,单位m;
2b,底部透空导航墙底部透水孔采用等间距的方式并排布置;
2c,分水引流渠布置在底部透空导航墙起始部位下游的根部台地,即靠近船闸侧的隔流堤平台处;分水引流渠斜向布置,与导航墙之间呈一定角度β;
2d,所述的角度β初值等于船闸轴线与转弯前航道的夹角θ±10°;
2e,分水引流渠与船闸引航道底高程一致,宽度B为3~6倍的单透水孔宽度b;
B=(3~6)×b
其中:B为分水引流渠宽度,单位m;b为底部透空导航墙底部透水孔的宽度,单位m;
2f,分水引流渠上布置闸门,在运行期间根据实际通航水流条件调控引水过流量,在小流量工况时适时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551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