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风道聚能罩及燃气灶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5527.0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1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发明(设计)人: | 柯情;刘晓刚;王帅东;叶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46 | 分类号: | F23D14/46;F23D14/62;F24C3/08;F24C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杨东明;罗洋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聚能罩 燃气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风道聚能罩及燃气灶,属于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多风道聚能罩包括环状的下罩,下罩的下端具有内环风道和外环通风口,内环风道沿下罩的径向延伸,内环风道和外环通风口均用于供下罩外部和下罩内部之间的二次空气流通,以便于向燃烧器补入二次空气。本发明通过在下罩上设置外环通风口和内环风道,对二次空气进行分配,并将二次空气针对性地送入内火盖的火孔处和外火盖的火孔处,从而提高了燃料的燃烧效率,同时,本发明还保证了内火盖燃烧对氧气的需求量,解决了内火盖喷射的燃料燃烧不完全的情况,从而降低了烟气,进一步提升了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风道聚能罩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随着燃气具产品的不断发展,市面上的高端燃气灶产品也是在追求更大的热负荷和更高的热效率,因此出现了带聚能罩的产品,单层罩、双层罩甚至是多层罩。采用聚能罩之后,可以带来一些好处:比如将燃烧后的烟气与二次空气分隔开来,使得二次空气可以更好的更纯净的补充到火焰根部,从而提升热效率;再比如加上聚能罩之后可以减少很大一部分热气(热辐射、热对流)往面板走。
但现有的聚能罩无法控制流向内火盖和外火盖二次空气的量,二次空气常常受外火盖火焰的卷吸力的影响而更多地流向外火盖火孔的根部,导致外火盖处二次空气过剩而生成烟气,烟气才走部分热量,而内火盖空气不足,甚至出现燃烧不充分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多风道聚能罩及燃气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多风道聚能罩,其包括环状的下罩,所述下罩的下端具有:
内环风道,用于供下罩外部和下罩内部之间的二次空气流通,所述内环风道沿所述下罩的径向延伸,所述内环风道具有内环进风口和内环出风口;和,
外环通风口,用于供下罩外部和下罩内部之间的二次空气流通,所述外环通风口到所述下罩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内环出风口到所述下罩的中心轴的距离;所述外环通风口和所述内环风道沿所述下罩的周向间隔设置。
优选地,所述下罩包括外罩体、内罩体和罩支脚,所述外罩体的下端连接所述内罩体的下端,所述罩支脚固定于所述外罩体和/或所述内罩体;所述外环通风口由相邻的两个罩支脚和所述外罩体的下端围成。
优选地,所述外罩体的下部向下弯折并形成分别位于弯折位置两侧的曲面壳部和控风部,所述控风部连接两个罩支脚,并与这两个罩支脚围成所述外环通风口。
优选地,所述下罩还包括内环通风部,所述内环通风部固定于所述内罩体的下端和所述下罩体的下端,所述内环通风部内形成所述内环风道。
优选地,所述内环通风部包括上板、下板和两个侧板,所述上板、所述下板和两个所述侧板围合成所述内环风道;所述上板固定于所述外罩体下端和所述内罩体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内环通风部的两个所述侧板相对设置,并沿所述下罩的周向间隔布置;从所述内环进风口到所述内环出风口,两个所述侧板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
优选地,所述下板包括平板部和定位部,所述平板部的下表面不低于所述罩支脚的下表面,所述定位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平板部,所述定位部的另一端与所述侧板和所述上板形成所述内环出风口,所述定位部高于所述平板部。
优选地,所述内环进风口到所述下罩的中心轴的距离大于所述外环通风口到所述下罩的中心轴的距离;
和/或,所述下罩的下端具有两个内环风道和两个外环通风口,其中,两个内环风道相对于所述下罩的中心轴对称,两个所述外环通风口相对于所述下罩的中心轴对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55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