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加电梯井道与原结构采用限位固定组件铰接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5885.1 | 申请日: | 2020-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董有;杨涛;鞠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B1/38;E04B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加 电梯 井道 结构 采用 限位 固定 组件 铰接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加电梯井道与原结构采用限位固定组件铰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原结构墙体、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限位卡件、限位翼片;所述的限位卡件与限位卡件背板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的限位卡件背板与原结构墙体采用穿墙螺栓固定;所述的限位翼片由两片组成,分别与限位翼片背板采用焊接;所述的限位翼片背板与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采用焊接固定,在限位翼片与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焊接前,再进行限位翼片与限位翼片背板的焊接;所述限位卡件被两片限位翼片包含连接,当外加电梯结构发生沉降时,限位卡件在两片限位翼片内滑动,使整体结构实现共同承受水平荷载,竖向荷载由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承受的传力模式,实现协同工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加电梯井道与原结构采用限位固定组件铰接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既有建筑外加电梯工程越来越多。这就涉及到了外加电梯结构与原建筑结构的连接问题。但是在工程实践中,原建筑结构和外加电梯结构的相互连接问题,并没有很好地解决,不能完全达到新、旧建筑协同承担水平荷载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发明重点解决既有建筑外加电梯井道与原建筑结构采用滑动铰接连接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合理、实际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结合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提出了外加电梯井道与原结构采用限位固定组件铰接及其施工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原建筑结构和外加电梯结构的相互连接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外加电梯井道与原结构采用限位固定组件铰接及其施工方法,包括原结构墙体、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限位卡件、限位翼片;所述的限位卡件与限位卡件背板采用焊接固定,所述的限位卡件背板与原结构墙体采用穿墙螺栓固定;所述的限位翼片由两片组成,两片限位翼片相对布置,分别与限位翼片背板采用焊接;所述的限位翼片背板与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采用焊接固定,在限位翼片与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焊接前,先将限位卡件包含在两片限位翼片之内,再进行限位翼片与限位翼片背板的焊接。
所述的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为工字钢、H型钢或方钢。
所述的限位卡件与限位卡件背板厚度均为12mm的Q345钢板,所述的限位卡件与限位卡件背板采用焊接固定,焊条采用E50系列焊条。
所述的限位翼片与限位翼片背板厚度均为12mm的Q345钢板,所述的限位翼片与限位翼片背板采用焊接固定,焊条采用E50系列焊条。
所述的限位卡件背板上有四个限位卡件安装孔,限位卡件安装孔均为φ20mm圆孔。
所述限位卡件背板上的穿墙螺栓的等级不小于M16。
所述限位翼片背板与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采用E50系列焊条进行焊接固定。
所述限位卡件被两片限位翼片包含连接,当外加电梯结构发生沉降时,限位卡件在两片限位翼片内滑动。
上述的外加电梯井道与原结构采用限位固定组件铰接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设计图纸进行下料,预先将限位卡件与限位卡件背板、两片限位翼片与限位翼片背板进行焊接。
步骤二:根据安装尺寸,在既有建筑外立面进行划线、定位。
步骤三:将限位卡件与限位卡件背板焊接件,通过穿墙螺栓固定到原结构墙体,竖向间距为1000mm安装一组限位卡件与限位卡件背板焊接件。
步骤四:将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安装完成后,在对应限位卡件位置,将限位翼片与限位翼片背板焊接件套装在限位卡件上,然后将限位翼片与限位翼片背板焊接件和外加电梯钢结构井道进行焊接固定。
步骤五:当所有构件安装完成后,将构件结合部的外露部位、焊接部位以及经碰撞脱落的加工厂涂漆部分进行构件涂漆防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筑福国际抗震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5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