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6967.8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7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温兆银;赖红健;吴相伟;王静宜;靳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10/054 |
代理公司: | 上海瀚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1 | 代理人: | 郑优丽;牛彦存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电池 高载量 电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为负载活性物质的多孔/致密复合结构陶瓷,包括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和填充于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的孔隙中的电极活性物质,其中电极活性物质原位合成并填充于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的孔隙中;所述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是具有垂直多孔结构的固体电解质;所述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包括靠近正极侧的多孔层和靠近负极侧的致密层;其中,多孔层的厚度为0.5-5mm,孔的直径为5-20μm,孔隙率为30-60%;致密层的厚度为20-200μm,致密度为95%以上;多孔层和致密层的厚度比例是 10:1-5:1;所述固体电解质为钠固体电解质,为beta-Al2O3、Na3Zr2Si2PO12、Na3SbS4和Na3PS4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电极活性物质为正极活性物质;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钠快离子导体结构的聚阴离子化合物,包括磷酸钒钠、磷酸铁钠和磷酸钛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的单位面积负载量为1-20 mg/c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其特征在于,将正极活性物质以溶胶的形式渗入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的多孔层的孔隙中并通过烧结在多孔层中原位生成活性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还包括位于多孔层的孔壁和电极活性物质之间的、具有弹性的、可适应性体系变化的离子液体或者聚合物电解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通过冰模板法制备垂直多孔结构固体电解质;
(2)将垂直多孔结构固体电解质浸渍致密层浆料以使得在多孔层的一侧形成致密层,随后烧结获得多孔层和致密层呈现层状分布的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
(3)在多孔/致密复合结构固体电解质的多孔层的孔隙中以原位合成的方式引入电极活性物质,得到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固态钠电池高载量电极在平板固态钠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69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服务器内存容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塑料气压热成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