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刈割湿地挺水植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7247.3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5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洺也;佟守正;张冬杰;齐清;安雨;刘言;崔庚;宋铁军;朱光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文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3210 | 代理人: | 何强 |
地址: | 130102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湿地 植物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 ||
一种用于刈割湿地挺水植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为解决目前湿地挺水植物刈割装置构造原理复杂、设备沉重、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单体装置成本高昂的问题。装置:两个长边框和两个短边框竖立且按矩形布置,两个短边框位于前端,两个长边框位于后端,两个长边框之间通过后横梁连接,短边框与长边框之间通过侧横梁连接,底端横梁连接在两个长边框的底部,底端横梁的底面设置有榫槽,铲刀的上端设置有榫头,铲刀设置在底端横梁的下部,且二者通过榫头与榫槽连接。制作方法:一、制备装置材料:二、组装围栏主体:三、组装铲刀。本发明可以提高刈割效率且使用过程中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问题。本发明用于刈割湿地挺水植物的推铲构建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地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刈割湿地挺水植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刈割是一种外源性激发湿地植物群落生产潜力及湿地生态系统再生能力的管理行为,是促进富营养水体盐分移除、激发微生物反硝化活动、刺激植物补偿性生长、保障生态系统健康稳定的重要方法。科学适用的刈割装置是实施湿地生态系统管理与保护的物质基础,而简洁高效的刈割方法更是推动现代化湿地生态系统管理模式构建的关键环节。
目前湿地挺水植物刈割主要应用镰锄、履带式刈割机及吸卷式刈割船等几种工程设备,刈割方法以人工收割和机械收割方法为主。镰锄装置质量轻盈,便携性强,但实际应用过程中效率低下且存在潜在安全隐患;履带式刈割机收割效率高,适用于大规模收割需求,但收割机重量过大,对湿地内复杂地形适应能力较低,且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环境的问题;吸卷式刈割船能够实现刈割-收集一体化,杜绝因刈割不当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发生,但该装置仅适用于开阔水域,且受季节因素限制明显。刈割方法方面,人工收割适用范围广,刈割目标把控性强,但工作效率低下且存在留茬高度不均现象;机械收割方法效率高,留茬高度统一,但工作过程易造成非目标植被破坏且运行成本高昂。因此,如何设计安全环保、便携易施、成本低廉的刈割装置及与之配套的科学高效的刈割方法,已成为湿地植被管理领域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湿地挺水植物刈割装置构造原理复杂、设备沉重、效率低下、存在安全隐患以及单体装置成本高昂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刈割湿地挺水植物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刈割湿地挺水植物装置,其组成包括围栏主体和铲刀,所述围栏主体包括后横梁、长边框、底端横梁、侧横梁和短边框,两个长边框和两个短边框竖立且按矩形布置,两个短边框位于前端,两个长边框位于后端,两个长边框之间通过后横梁连接,短边框与长边框之间通过侧横梁连接,底端横梁连接在两个长边框的底部,底端横梁的底面设置有榫槽,铲刀的上端设置有榫头,铲刀设置在底端横梁的下部,且二者通过榫头与榫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铲刀的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上端面与后端面为直角面,前面为刃体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后横梁的数量为三个,侧横梁的数量为六个,一个后横梁设置在两个长边框的顶部,其余两个后横梁均布设置在顶部的后横梁与底端横梁之间,每侧的长边框与短边框之间设置有三个侧横梁,该三个侧横梁分上、中、下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围栏主体还包括两个弯角连接器、两个三通连接器、四个四通连接器和四个直角连接器,位于顶部的后横梁两端通过弯角连接器与长边框连接,位于中部的两个后横梁两端通过四通连接器与长边框连接,位于顶部的侧横梁前端与短边框通过直角连接器连接,位于顶部的侧横梁后端与长边框通过四通连接器连接,位于中部的侧横梁前端与短边框通过三通连接器连接,位于中部的侧横梁后端与长边框通过四通连接器连接,位于底部的侧横梁前端与短边框通过直角连接器连接,位于底部的侧横梁后端与底端横梁连接。
一种用于刈割湿地挺水植物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步骤一、制备装置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2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