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挡烟垂壁及其应用的防烟分区划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7398.9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73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吴则琪;吴则斌;李森;宋怀涛;秦恒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2C2/06 | 分类号: | A62C2/06;A62C2/24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孙诗雨 |
地址: | 45000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挡烟垂壁 及其 应用 分区 划分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挡烟垂壁及其应用的防烟分区划分方法,挡烟垂壁的形状为半圆管型;所述挡烟垂壁两侧均嵌入有固定片,固定片上吸合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锁紧机构内设置有位置检测机构,位置检测机构与消防中心控制室内控制主机相连接,控制主机分别与火灾探测器和排烟风机相连接。本发明通过采用半圆管型挡烟垂壁,增强了烟气的绕流阻力,提高了阻烟效果,并且本发明通过将半圆管型挡烟垂壁应用于防火分区内,使半圆管型挡烟垂壁能够根据烟气方向决定开启方向,保证阻烟效果,保证排烟口始终位于挡烟垂壁烟气侧,相比于现有的在防烟分区中间设置排烟口的方法,可以提高排烟系统的排烟、控烟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灾烟气控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烟垂壁及其应用的防烟分区划分方法。
背景技术
挡烟垂壁可用于建筑内防烟分区的划分,是在一定时间内,把烟气限制在防烟分区内的边界挡烟构造。一般的挡烟垂壁都是平板形,可以实现基本的挡烟功能,但若烟气越过挡烟垂壁,则在阻挡烟气流动速度方面效率较低。烟气越过挡烟垂壁后,挡烟垂壁附近的烟流可以用绕流理论进行描述和研究,挡烟垂壁的阻力系数是其阻烟效果的关键参数;近年来,部分专家学者研究出了一种倒“T”形挡烟垂壁,由于特殊的结构形式,相较于传统的平板型挡烟垂壁增加了挡烟垂壁的绕流阻力系数,具有较好的阻烟效果。
目前挡烟垂壁和排烟口的布置方式,排烟口往往位于防烟分区的中心位置。烟气层在排烟口附近会变薄,而在挡烟垂壁附近,烟气层会有所增厚;排烟口靠近挡烟垂壁布置,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烟气流出该防烟分区,达到最佳的排烟效果;在专利申请号为“202010070277.7”、专利名称为“一种挡烟垂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中公开了一种挡烟垂壁系统包括可伸缩的挡烟垂壁、第一感温火灾探测器、烟感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和挡烟垂壁控制器;第一感温火灾探测器用于输出第一温度报警信号,一氧化碳传感器用于输出浓度报警信号,烟感传感器用于输出烟雾报警信号,挡烟垂壁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感温火灾探测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烟感传感器和挡烟垂壁电性连接,通过挡烟垂壁控制器将探测器及传感器与挡烟垂壁关联起来,提高智能化水平;上述专利中虽然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挡烟垂壁高度的技术方案,但由于排烟口和挡烟垂壁位置的固定性,以及火灾发生区域的随机性,排烟口不能设置在防烟分区边缘,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实现智能分区。
发明内容
针对目前由于排烟口和挡烟垂壁位置的固定性,以及火灾发生区域的随机性,排烟口不能设置在防烟分区边缘,在发生火灾时不能实现智能分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挡烟垂壁及其应用的防烟分区划分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挡烟垂壁,挡烟垂壁的形状为半圆管型;所述挡烟垂壁两侧均嵌入有固定片,固定片上吸合有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固定在天花板上;所述锁紧机构内设置有位置检测机构,位置检测机构与消防中心控制室内控制主机相连接,控制主机分别与火灾探测器和排烟风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电磁铁,电磁铁与固定片相吸合,电磁铁与合页的一端固定连接,合页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天花板上且合页位于排烟口的两侧;所述合页上设置有位置检测机构。
优选地,所述位置检测机构包括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通过通信总线与控制主机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片为长方体铁芯且长方体铁芯的长度与挡烟垂壁的长度相同。
一种挡烟垂壁的防烟分区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将各个防烟分区依次命名为防烟分区a、防烟分区b、......、防烟分区n;
S2、随后在各个防烟分区内依次安装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挡烟垂壁,挡烟垂壁处于防烟分区内排烟口的不同侧位置处,并且在每个防烟分区内对应安装火灾探测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轻工业大学,未经郑州轻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3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