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体式感应加热炉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7896.3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79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汪绍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宏达电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1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曹雪娇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感应 加热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感应加热炉,包括炉架和炉体,炉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立柱,所述炉体放置于对称设置的立柱中间,所述立柱靠近炉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齿状板,相邻的弧形齿状板齿部相错,且相邻的弧形齿状板齿部可啮合,所述弧形齿状板靠近炉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感应线圈,所述弧形齿状板以炉体为中心转动;所述弧形齿状板远离炉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滑轨,所述滑轨与弧形齿状板的齿部平行设置,所述立柱靠近炉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轨卡在滑槽内。本技术方案采用加热部分与装盛部分分离式设计,使得在倾倒转运钢汁时无需附带感应加热部分移动,只需移动炉体即可,从而减轻了转运重量,便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热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感应加热炉。
背景技术
铸造电炉是在原始铸造业所使用的设备上利用了中频感应炉,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利用中频感应炉可更高效、更节能地进行铸造,节约成本并且环保。在21世纪的今天,铸造行业会逐渐的淘汰原始煤烧炉而采用电炉。
现有的感应加热炉大多是感应线圈与炉体一体的,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在倾倒转运钢汁时是附带感应加热炉整体移动,因此十分不便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分体式感应加热炉。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分体式感应加热炉,包括炉架和炉体,所述炉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立柱,所述炉体放置于对称设置的立柱中间,所述立柱靠近炉体的一侧设置有弧形齿状板,相邻的弧形齿状板齿部相错,且相邻的弧形齿状板齿部可啮合,所述弧形齿状板靠近炉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感应线圈,所述弧形齿状板以炉体为中心转动;
所述弧形齿状板远离炉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滑轨,所述滑轨与弧形齿状板的齿部平行设置,所述立柱靠近炉体的一侧开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槽,所述滑轨卡在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立柱上安装有驱动源,所述滑轨远离弧形齿状板的一侧刻画有齿条,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与齿条啮合的齿轮,所述驱动源驱动齿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源为伺服电机或正反转电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炉体的顶部边缘固定连接有与立柱配合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底部纵向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立柱可插入定位孔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炉体的炉壁为双层中空结构,其中空部位填充相变材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滑轨的外壁和滑槽内壁上均设置有抛光处理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分体式感应加热炉采用加热部分与装盛部分分离式设计,使得在倾倒转运钢汁时无需附带感应加热部分移动,只需移动炉体即可,从而减轻了转运重量,便于操作。
弧形齿状板上安装感应线圈,且弧形齿状板围绕炉体转动,从而可实现弧形齿状板开合,在弧形齿状板打开时,弧形齿状板齿部退出啮合状态,从而使感应线圈均布于炉体周向,在弧形齿状板闭合时,弧形齿状板齿部进入啮合状态,从而空出一部分空间,在转运时便于炉体能够从空出部分移出,从而能便于转运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炉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宏达电炉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宏达电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78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