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卧式多轴钻床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8367.5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773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黄挺;池建军;王伟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泰力制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39/16 | 分类号: | B23B39/16;B23Q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钻床 | ||
1.一种卧式多轴钻床,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2),机座(2)上设有夹持装置和位于夹持装置两侧的钻孔装置(3),所述的钻孔装置(3)包括钻孔机构(31)、滑轨(32)和与滑轨(32)滑动连接的滑座(33),所述的钻孔机构(31)安装在滑座(33)上,所述的滑轨(32)和所述的机座(2)相连接,所述的夹持装置包括左夹板(42)、右夹板(41)和驱动件一(43),所述的驱动件一(43)和所述的右夹板(41)相连接;
所述的左夹板(42)上设有定位环块(6),所述的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一定位机构,所述的第一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7)和套设在定位杆(7)上的复位弹簧一(73),所述的定位杆(7)上设有和复位弹簧一(73)相抵的固定环一(721),所述的定位环块(6)上圆周阵列有多个穿孔(61),所述的穿孔(61)内均设有所述的定位杆(7),所述的穿孔(61)内还设有和复位弹簧一(73)相抵的固定环二(722),复位弹簧一(73)位于固定环一(721)和固定环二(722)之间并使得定位杆(7)存在朝向定位环块(6)的圆心方向移动的趋势,所述的左夹板(42)上还设有用于使定位杆(7)朝向远离定位环块(6)圆心方向移动的驱动组件;
所述的夹持装置还包括第二定位机构,所述的第二定位机构包括左夹持杆(822)和右夹持杆(821)和用于驱动左夹持杆(822)和右夹持杆(821)相向移动的驱动件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多轴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杆(7)靠近定位环块(6)的圆心的一端呈半球状,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杆(51)和复位管(52),所述的驱动杆(51)可在复位管(52)内往复滑动,所述的驱动杆(51)上设有用于将定位杆(7)从穿孔(61)内顶出的导向斜面,所述的复位管(52)和所述的左夹板(42)固定连接,所述的复位管(52)和所述的定位环块(6)同心设置且和定位环块(6)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多轴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管(52)内设有复位环板一(531),所述的驱动杆(51)上设有复位环板二(532),所述的驱动杆(51)上还套设有复位弹簧二(54),所述的复位弹簧二(54)一端与复位环板一(531)相抵,另一端与复位环板二(532)相抵,使得驱动杆(51)存在远离定位环块(6)的运动趋势,驱动杆(51)靠近钻孔机构(31)的一端伸出于复位管(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卧式多轴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件二包括左转动杆(832)、右转动杆(831)和动力件,所述的左转动杆(832)和右转动杆(831)均与左夹板(42)转动连接,所述的左转动杆(832)和所述的左夹持杆(822)相连接且相垂直,所述的右转动杆(831)和所述的右夹持杆(821)相连接且垂直,所述的左夹板(42)上设有用于左夹持杆(822)转动的左滑移槽(4222),所述的左夹板(42)上设有用于右夹持杆(821)转动的右滑移槽(4221),动力件与左转动杆(832)和右转动杆(831)均连接,用以驱动左夹持杆(822)和右夹持杆(821)相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卧式多轴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件包括顶杆(81),所述的顶杆(81)包括左斜面(812)和右斜面(811),所述的左斜面(812)和右斜面(811)相交,所述的左转动杆(832)远离左夹持杆(822)的一端与左斜面(812)相抵,所述的右转动杆(831)远离右夹持杆(821)的一端与右斜面(811)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卧式多轴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位管(52)上设有伸缩孔(521),所述的顶杆(81)远离左斜面(812)的一端穿过伸缩孔(521)伸入至复位管(52)内,所述的驱动杆(51)上设有用于顶升顶杆(81)的顶升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泰力制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州泰力制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836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流制动器线圈、绕卷装置及工艺
- 下一篇:一种具有磨损补偿功能的电磁制动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