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闸板防喷器液压锁紧机构闸板状态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9007.7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2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潘鹏飞;刘军;姚昌顺;张平;孙旭文;罗刚;唐健夫;张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李慧琴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板 防喷器 液压 机构 状态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闸板防喷器液压锁紧机构闸板状态显示装置,其包括缸盖、挡板、活塞板、推动杆、固定板、显示管、推动弹簧、显示球和连接装置,缸盖左端设有挡板,缸盖和挡板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挡板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孔外侧位置的挡板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管,安装孔内设有右端位于缸盖内的推动杆,推动杆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缸盖内侧的活塞板。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连接装置,能够实现缸盖与挡板快速拆装,便于更换活塞板上的密封圈,通过设置显示球可便于观察闸板封闭或打开状态,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开发技术领域,是一种闸板防喷器液压锁紧机构闸板状态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天然气钻井或修井过程中,为了预防井喷事故发生,需要安装井控装置防喷器是井控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闸板防喷器均设有闸板锁紧装置,以防止关闭闸板后,卸去液压,密封井压时,闸板自动打开。专利CN200520000277.0闸板防喷器自动锁紧装置,存在油压消失显示杆无法快速稳定收回,易造成作业人员判断失误而造成严重后果,并且存在防止漏油的密封圈不便替换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闸板防喷器液压锁紧机构闸板状态显示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闸板防喷器自动锁紧装置存在的显示杆无法快速稳定收回以及密封圈不便更换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闸板防喷器液压锁紧机构闸板状态显示装置,包括缸盖、挡板、活塞板、推动杆、固定板、显示管、推动弹簧、显示球和连接装置,缸盖左端设有挡板,缸盖和挡板通过连接装置可拆卸的安装在一起,挡板中部设有左右贯通的安装孔,对应安装孔外侧位置的挡板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管,安装孔内设有右端位于缸盖内的推动杆,推动杆右端固定安装有位于缸盖内侧的活塞板,活塞板外侧左右间隔设有至少一个安装环槽,安装环槽内均设有密封圈,推动杆左端位于显示管内,推动杆左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对应固定板右侧和挡板左侧之间位置的推动杆外侧套装有推动弹簧,推动弹簧左端与固定板右侧固定安装在一起,推动弹簧右端与挡板左侧固定安装在一起,固定板左侧固定安装有显示球,显示球左端与显示管左端平齐。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连接装置可包括上L型连杆、下L型连杆、上卡块、下卡块、上连接弹簧和下连接弹簧,挡板下侧中部设有开口向下的下连接孔,下L型连杆左部上端位于下连接孔内,下连接孔上侧和下L型连杆上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下连接弹簧,对应下L型连杆右端位置的缸盖下侧设有开口向下的下固定槽,下固定槽内设有下端与下L型连杆右端上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下卡块;挡板上侧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上连接孔,上L型连杆左部下端位于上连接孔内,上连接孔下侧和上L型连杆下端之间固定安装有上连接弹簧,对应上L型连杆右端位置的缸盖上侧设有开口向上的上固定槽,上固定槽内设有上端与上L型连杆右端下侧固定安装在一起的上卡块。
上述连接装置还包括上拉环和下拉环,上L型连杆上侧固定安装有上拉环,下L型连杆下侧固定安装有下拉环。
上述还可包括限位块,挡板右侧上下间隔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块,限位块外侧分别与缸盖内侧对应位置接触。
上述活塞板外侧左右间隔设有两个安装环槽。
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设置连接装置,能够实现缸盖与挡板快速拆装,便于更换活塞板上的密封圈,通过设置显示球可便于观察闸板封闭或打开状态,具有安全、省力、简便和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