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系统及油泥沙脱油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29038.2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0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郑红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中聚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147;C02F11/127;C10G1/00;B02C17/10;B04B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816400 青海省海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害化 油泥 沙脱油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系统,包括复合上料机、球磨机、旋流加热多联模块机组、滚轴驱沙崩解釜、分离油储存装置、卧式离心机和水池,还提供了脱油方法:向油泥沙中加药剂a,经复合上料机进入球磨机中球磨,得糊状原料,传送至旋流加热多联模块机组,加药剂b,分离的油液进入分离油储存装置,初分离料进入滚轴驱沙崩解釜中加药剂c,反应分离,油液进入分离油储存装置,吹气装置的气流使泡沫泡裂,泥沙状物料进入卧式离心机离心排出泥和沙,水进入水池。本发明不需特别防护措施,不会产生不达标排放,避免热裂解法中高温高压的较高的反应条件和克服了微生物法中环境对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处理后的泥沙含油量≤0.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泥沙脱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系统及油泥沙脱油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境内的各大油、气田在石油生产、开采过程中,均有不可避免的排放与泄露。长期积累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以及水源污染隐患。目前,各大油田已经按照国家环保战略的具体要求,全面展开了油气区污染土壤的处理治理工作,其中含油泥沙的脱油无害化处理,是最大的难题。其困难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处理对象的组成复杂多变。油田油泥沙产生和堆放的地域很广,产生的时间甚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其中各样的垃圾、杂质特别容易造成设备的卡、堵、憋等现象。二是,处理对象的含油量等化学成份很不稳定,对药剂组份、处理温度等的对应调整是很大的挑战。三是,处理后的沙土含油量很难达标(国家标准≤0.3%)。
目前,处理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方法主要为热裂解法和微生物法,但是热裂解的反应条件为高温和高压,具有易燃和易爆的缺点,而微生物法受自然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大,且处理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系统及油泥沙脱油的方法,该方法中危化、环保防护均不需要特别的防护工艺和措施,亦不会产生不达标排放,避免了热裂解法中高温高压的较高的反应条件和克服了微生物法中环境条件对微生物降解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无害化油泥沙脱油的系统,包括复合上料机、球磨机、旋流加热多联模块机组、滚轴驱沙崩解釜、分离油储存装置、卧式离心机和用于收集所述卧式离心机离心分离后排水的水池;所述复合上料机的出料口a与所述球磨机的进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球磨机的出口与所述旋流加热多联模块机组的进料口b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旋流加热多联模块机组的出料口b与所述滚轴驱沙崩解釜的进料口c通过管道连接,所述轴驱沙崩解釜的分离油出口通过管道与分离油储存装置连接,所述轴驱沙崩解釜的出料口c通过设置有抽沙泵的管道连接卧式离心机的入口;所述水池布设于所述卧式离心机的出水口;
所述复合上料机包括进料斗a、传输带组件和螺旋输送机,所述传输带组件包括传输带、倾斜台面和阶梯桩式支架,所述倾斜台面倾斜设置通过支架支撑固定,所述倾斜台面上端面均匀布设有多组槽型辊组,所述倾斜台面的下端面均匀布设多个平行下托辊,所述倾斜台面的两端设置有变向辊筒,所述传输带整体呈闭合环状绷紧贴附设置在槽型辊组、平行下托辊和变向辊筒上,所述变向辊筒通过固定安装在倾斜台面一侧的电机a驱动,所述槽型辊组包括位于中间的水平辊和对称设置在水平辊两侧的倾斜辊,一个水平辊和两个倾斜辊形成梯形凹槽,所述传输带上较低的一端上方设置所述进料斗a,传输带上较高的一端下方设置传料斗,所述螺旋输送机包括呈矩形条状的输送机主体和输送机主体内设置的无轴螺旋叶片,所述输送机主体的顶面开放且设置有与所述传料斗位置垂直对应的接料斗,所述输送机主体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面分别安装有驱动所述无轴螺旋叶片的电机b和出料口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中聚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中聚汇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0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塑料薄膜卷材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下肢垫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