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29483.9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92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弟勇;徐启奎;傅利才;辜凯德;李勇;龙升全;郭大林;潘永柯;阳晓东;付家友;杨应振;郭克军;陈臻;秦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泸天化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K5/103;C08K5/20;C08K5/134;C08K5/526;C08K5/00;C08J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王悦;何渊 |
地址: | 646000 四川省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色母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聚碳酸酯领域,公开了一种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该色母粒包括:聚碳酸酯树脂99.4‑99.8份,着色剂0.01‑0.2份,分散剂0.1‑0.2份,稳定剂0.1‑0.2份。其中聚碳酸酯树脂的熔体流动速率为10‑25 g/10min。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树脂,得到聚碳酸酯熔体;将着色剂、分散剂和稳定剂在混合机中预混合得到混合后的助剂;将混合好的助剂加入聚碳酸酯熔体中,二者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得到混合后的熔体;熔体进入挤出机中混合挤出,经牵引、切粒、干燥,即得色母粒。本发明提供的色母粒热稳定性好,用于聚碳酸酯树脂着色时,不影响聚碳酸酯透明性、力学性能,可用于透明和不透明聚碳酸酯树脂、薄膜、板材及其改性材料,也可用于聚碳酸酯食品包装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聚碳酸酯领域,涉及一种色母粒的制备方法以及采用该制备方法制得的色母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聚碳酸酯是一种热塑性工程塑料,具有吸水率低,重量轻,透明性高,耐热性好,耐寒性好和阻燃绝缘性好等特点,并以优异的抗冲击性、抗蠕变性和尺寸稳定性,广泛应用于光学、医疗器械、电子电器、包装材料、汽车工业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聚碳酸酯原料为略带黄相的透明树脂,该树脂长期暴露在光照和热辐射下,易分解,从而引起颜色发黄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工业上多在聚碳酸酯聚合完成后的挤出造粒阶段加入色母粒以改善产品颜色和耐光性能。然而,市面上色母粒质量参差不齐,存在耐热性差,聚碳酸酯染色后透光性差的问题。市售色母粒的制备方式为聚碳酸酯、色粉和其他助剂的二次共混挤出造粒,该方法不仅导致了聚碳酸酯树脂的分解,还引入了大量分散剂,稳定剂等助剂,加工过程中还难以避免引入粉尘、焦料等杂质,所得色母粒质量差,难以满足食品包装材料的要求。此外,采用二次加工制备的色母粒,成本高昂,对色母粒使用客户也增加了一定的经济压力。
基于上述分析,一种产品质量可靠,且能用于食品包装的色母粒及其制备工艺是本行业急需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色母粒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差和难以满足食品包装材料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色母粒,其目的在于:采用符合国家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的着色剂,且该着色剂具有高热稳定性,以提高色母粒的耐热性和在食品包装行业的应用范围。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色母粒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色母粒,其组分按重量份配比为:
聚碳酸酯树脂:99.4-99.8份;
着色剂:0.01-0.2份;
分散剂:0.1-0.2份;
稳定剂:0.1-0.2份。
优选地,所述聚碳酸酯树脂熔体流动速率(MI)为10-25 g/10min。
优选地,所述着色剂为溶剂红、溶剂黄、溶剂紫、溶剂橙和溶剂蓝中的至少一种,着色剂在聚碳酸酯中的耐热温度高于320℃。
优选地,所述分散剂为乙撑双硬脂酰胺和季戊四醇硬脂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为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色母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①采用熔融酯交换法合成聚碳酸酯树脂,得到聚碳酸酯熔体;
②按照重量比将着色剂、分散剂和稳定剂在混合机中预混合得到混合后的助剂;
③将步骤②得到的混合好的助剂按照计量比加入到步骤①得到的聚碳酸酯熔体中,二者在静态混合器中混合得到混合后的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泸天化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泸天化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294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