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0793.2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周跃;夏雷;梁欢迎;于海侠;黄海旺;白宇;杨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液滴双 荧光 信号 检测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合光模块、物镜、光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整体移动模块,该整体移动模块与所述光处理模块连接,并设置为将所述合光模块与所述光处理模块构成的光路模块整体移动,以使混合激光共聚焦于待检测微液滴上。本发明的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整体移动检测装置能够整体移动通过合光模块及光处理模块获取微液滴的双荧光检测信号,这样对运动机构的直线度,运动精度,跳动有很大改善,通过固定物镜与光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焦平面的像在光阑面相对固定。通过整体移动光路寻找采集焦点,达到采集信号稳定,一致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流控芯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整体移动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通过过化学分析设备的微型化与集成化,最大限度地把分析实验室的功能集成到便携设备上,甚至是方寸大小的芯片上.而由于检测器的总体性能将影响整个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的检出限、检测速度、适用范围以及体积等指标,是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的一个关键部分,因此有关检测器和检测方法的研究已经成为微流控芯片领域的一个重点和热点.基于不同检测原理的众多检测方法都被运用于微流控芯片分析的研究中.微流控芯片检测器一般按照其原理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光学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目前检测手段可分为CCD扫描和激光共聚焦扫描两种,CCD扫描系统相对于激光共聚焦扫描系统来说,结构较简单、检测速度较快,但横向分辨率较低,若要提高横向分辨力,需要提高成像系统的放大倍数,而这将导致相应视场减小(即一次测量的芯片面积较小),当需要测量的芯片面积较大时,只能多次分块测量后再拼接,由于分块扫描实际上是通过机械运动方式使芯片与成像系统做相对运动,故机械定位误差将形成扫描图像的拼接误差,所以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高精度的高密度生物芯片检测。
基于激光共聚焦原理构建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对生物芯片进行逐点扫描,由于生物芯片始终处于焦平面,因此激发光的光斑尺寸非常小,横向分辨率较高。激光共聚焦检测方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的特点,能够获得生物芯片上用荧光标记的抗体等的清晰数字荧光图像和定量分析结果,可以成为高密度生物芯片扫描所主要采用的检测新手段,但目前的激光共聚焦荧光检测信号装置皆为单一荧光检测信号,其检测信号获取及相应结果获取皆较为单一,单次检测结果获取局限性较大,适用场景、领域较为狭窄,同时导致实验成本较高。同时,检测装置光路中各模块之间的相对移动也会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整体移动检测装置,该装置对运动机构的直线度,运动精度,跳动有很大改善,通过固定物镜与光阑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保证焦平面的像在光阑面相对固定。通过整体移动光路寻找采集焦点,达到采集信号稳定,从而能够通过合光模块及光处理模块获取微液滴的双荧光检测信号。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包括:
合光模块,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与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合成为混合激发光;
物镜,处于所述混合激发光的光线传导路径上,并用于将所述混合激发光共聚焦于待检测微液滴上,以激发产生对应于所述第一激光的第一荧光及对应于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荧光;
光处理模块,包括获取第一荧光的第一光电倍增管、获取第二荧光的第二光电倍增管、用于将所述混合激发光由合光模块反射至所述物镜的第一二向色镜、以及将所述第一荧光与第二荧光分离的第二二向色镜;
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整体移动模块,该整体移动模块与所述光处理模块连接,并设置为将所述合光模块与所述光处理模块构成的光路模块整体移动,以使混合激光共聚焦于待检测微液滴上。
优选地,所述整体移动模块包括电机模块、滑块固定架、与光路连接件,其中,电机模块与滑块固定架连接,滑块固定架与光路连接件连接,光路连接件与所述光处理模块连接,从而使得电机模块能够驱动光路模块整体上下垂直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07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筒凝汽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高陡库岸土质边坡护坡整治的联合支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