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0868.7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6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旺;夏雷;于海侠;周跃;梁欢迎;白宇;杨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G01N21/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液滴双 荧光 信号 检测 装置 | ||
1.一种微液滴双荧光信号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
合光模块(1),用于将具有第一波长的第一激光与具有第二波长的第二激光合成为混合激发光;
物镜(2),处于所述混合激发光的光线传导路径上,并用于将所述混合激发光共聚焦于待检测微液滴(100)上,以激发产生对应于所述第一激光的第一荧光及对应于所述第二激光的第二荧光;
光处理模块(3),包括获取第一荧光的第一光电倍增管(31)、获取第二荧光的第二光电倍增管(32)、用于将所述混合激发光由合光模块反射至所述物镜(2)的第一二向色镜(33)、以及将所述第一荧光与第二荧光分离的第二二向色镜(34),所述光处理模块(3)还包括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构造有光线传导通道,所述光线传导通道包括既对应于所述第一光电倍增管(31)又对应于所述第二光电倍增管(32)的单一的小孔(37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处理模块(3)还包括凸透镜(38),所述凸透镜(38)处于所述第一二向色镜(33)与所述第二二向色镜(34)之间,所述凸透镜(38)构造成以使得经过该凸透镜的平行光聚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孔(376)设置在所述凸透镜(38)与所述第二二向色镜(34)之间,以使经过所述凸透镜(38)的光线聚焦于所述小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处理模块(3)还包括第一滤色片(35),所述第一滤色片(35)处于所述第一光电倍增管(31)与所述第二二向色镜(34)之间,和/或,所述光处理模块(3)还包括第二滤色片(36),所述第二滤色片(36)处于所述第二光电倍增管(32)与所述第二二向色镜(3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体包括固定件(371)、第一连接件(372)、第二连接件(373)、第三连接件(375)、第四连接件(374),所述固定件(371)具有第一光线射入口、第一光线射出口,所述第一光线射入口与所述第一光线射出口同轴,且在所述第一光线射出口设置所述小孔(376);所述第三连接件(375)连接于所述固定件(371)第一光线射出口处,所述第三连接件(375)具有第二光线射入口、第二光线射出口、第三光线射出口,所述第二光线射入口与所述固定件(371)第一光线射出口同轴,所述第二光线射出口与第二光线射入口同轴,所述第三光线射出口与第二光线射入口垂直;所述第二连接件(373)连接于所述固定件(371)第一光线射入口处,且两者之间夹设所述凸透镜(38);所述第四连接件(374)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件(375)第二光线射出口处,且两者之间夹设有所述第二二向色镜(34),所述第四连接件(374)背离所述固定件(37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光电倍增管(31),且所述第四连接件(374)与所述第一光电倍增管(31)之间沿光线传导路径夹设有所述第一滤色片(35);第三连接件(375)第三光线射出口连接有第二光电倍增管(32),且所述第四连接件(374)与所述第二光电倍增管固定座(32)之间沿光线传导路径夹设有所述第二滤色片(36);所述第一连接件(372)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373)远离所述固定件(371)的一侧,且两者之间夹设有所述第一二向色镜(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72)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73)之间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373)与所述固定件(371)之间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三连接件(375)与所述第四连接件(374)之间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三连接件(375)与所述固定件(371)之间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一光电倍增管(31)与所述第四连接件(374)之间的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光电倍增管(32)与所述第三连接件(375)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减震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2)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72)背离所述第二连接件(373)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新羿制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086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高陡库岸土质边坡护坡整治的联合支护结构
- 下一篇:微液滴生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