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制备方法以及改性能量储存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1179.8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臧世伟;刘文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6 | 分类号: | H01M4/66;H01M4/70;H01M4/74;H01M10/0525;H01M4/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可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99 | 代理人: | 刘昌刚 |
地址: | 404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能量 储存 装置 正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以及 改性 | ||
1.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层、第一复合材料层以及第二复合材料层;
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包覆在正极活性材料层的外表面,第一复合材料层呈多孔网状;所述第二复合材料包覆于第一复合材料层,第二复合材料层为氧化锆颗粒,且氧化锆颗粒呈多孔中空球形形状;
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与第二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连通后,形成用于使锂离子穿过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活性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复合材料层为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硫酸铝与酚醛树脂胶的重量比为1: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材料层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0-15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锆颗粒上的孔洞的直径为15-20nm。
7.一种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S1、包覆液的制作,将酚醛树脂胶、钠盐和铝盐按质量比3:1:1,一同加入第一溶剂中,酚醛树脂胶与第一溶剂的重量比为2:1,搅拌混合后得到包覆液;
S2、固液混合物的制作,将正极活性材料与包覆液按照质量比1:1混合均匀,得到固液混合物;
S3、第一次烘干与烧结,将固液混合物在惰性气体的保护条件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60-90℃,时间为2-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500-800℃,时间为1-2h,在正极活性材料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复合材料层;
S4、氧化锆颗粒的加入,将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分散于第二溶剂中,再向第二溶剂中加入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混合均匀后过滤;
S5、第二次烘干与烧结,将步骤S4中经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80℃,时间为2-3h,再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700-900℃,烧结时间为3-5h,得到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铝盐为磷酸铝或者硫酸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所述的第一溶剂为乙醇或者甲醇。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所述的第二溶剂为水、乙醇以及甲醇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步骤S3中烧结后的物质、第二溶剂以及氧化锆颗粒的质量比为1:2:1。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4中,氧化锆颗粒的制作步骤如下:
S41、将氧化锆粉末与钠盐按照质量比1:2混合形成混合物;
S42、采用混合造粒机将步骤S41中的混合物造粒形成直径为15-20nm的球形颗粒,再将球形颗粒加入过量的水中,依次进行抽滤、干燥后得到固体颗粒,制得多孔中空球形的氧化锆颗粒。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能量储存装置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和步骤S41中,所述的钠盐为氯化钠、硫酸钠以及硝酸钠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1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人行道路阶
- 下一篇: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