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1191.9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6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升华;牛兴慧;白会新;褚晓莉;黄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阳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221 | 分类号: | A61B17/221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秦全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栓 取出 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该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支架(1)、推送导丝(3)、近端显影标记(4)和远端显影标记(5);在所述近端显影标记(4)和所述远端显影标记(5)之间的所述取栓支架(1)上设有显影丝(104);所述取栓支架(1)的有效工作段的单元网格中设有带血栓拦阻结构的血栓拦阻臂(111)。应用本发明,能够有效避免血栓在取出过程中取栓支架释放状态不明确及造成的血栓逃逸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并由此产生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在内的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症。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占整个脑卒中事件的70%左右。
近年来,脑血管病在我国已跃升为首位死因,是导致患者因病致残的主要原因,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针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溶栓治疗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如血管内机械取栓)。其中:
静脉溶栓主要是利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尿激酶(UK)等药物进行溶栓治疗,溶栓治疗的时间窗为3小时~6小时,但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效果欠佳,根据文献报告颈内动脉末端闭塞静脉溶栓开通率只有6%。
血管内机械取栓是近年来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最重要的进展,使得AIS的治疗时间窗显著延长,并可显著改善急性大动脉闭塞导致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血管内机械取栓,主要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定血管闭塞的位置,然后利用神经微导丝和微导管将取栓器械(如取栓支架)输送至闭塞位置后将血栓取出至体外,从而快速开通闭塞的血管。
目前市售的几种取栓装置,受结构及显影方案等因素的影响,存在取栓过程中血栓逃逸、取栓支架释放状态不明确的问题,取栓支架释放状态是导致血栓逃逸的原因之一,逃逸的血栓在血流冲击作用下又会流向血管远端形成新的栓塞,从而增加了手术风险。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有效避免血栓在取出过程中取栓支架释放状态不明确及造成的血栓逃逸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血栓取出装置,包括取栓支架、推送导丝、近端显影标记和远端显影标记;在所述近端显影标记和所述远端显影标记之间的取栓支架上设有显影丝;所述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内的单元网格中还设有带血栓拦阻结构的血栓拦阻臂。
其中:所述取栓支架能够通过与之相连的所述推送导丝在导入鞘中沿轴向方向往复移动,所述取栓支架移动至导入鞘或微导管中呈压缩状态,脱离所述导入鞘或微导管时呈释放状态。
所述取栓支架的有效工作段,包括近端工作段、中间工作段和远端工作段。
显影丝设置在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工作段、中间工作段、远端工作段或整个取栓支架上。
所述取栓支架整体呈镂空圆管状结构;其近端为全开放结构、远端为伞形封闭结构;或其近端、远端均为开放结构。
所述取栓支架的近端工作段为镂空圆管状斜剖面开放结构、远端工作段为镂空圆锥状伞形封闭结构;或远端工作段为由镂空圆管状结构与镂空圆锥状伞形封闭结构共同组成。
所述取栓支架的中间工作段分布有从管壁向管状结构轴心方向斜向内嵌的血栓拦阻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阳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阳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1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