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主被动微波遥感信息的洪水淹没范围动态模拟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1257.4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84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曾子悦;林玉茹;许继军;王永强;熊莹;骆雪;潘登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 |
代理公司: | 武汉楚天专利事务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地址: | 43001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被动 微波遥感 信息 洪水 淹没 范围 动态 模拟 方法 | ||
1.一种融合主被动微波遥感信息的洪水淹没范围动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星载被动微波亮温数据提取M/C信号值的历史时间序列,确定用于判别洪水是否发生的阈值,初步确定洪水事件的发生时间;
步骤2、基于步骤1所确定的洪水事件的发生时间,搜索洪水事件对应的灾前/灾中/灾后的星载主动微波遥感SAR影像,基于机器学习方法进行水体陆地分类,计算灾前/灾中/灾后的研究区域水体/陆地分布情况;
步骤3、基于步骤2中的水体/陆地分布情况,提取M像元的地表水面积比率FWS,与对应的M/C信号进行相关分析,建立M/C与FWS的关系模型;
步骤4、基于步骤3构建的M/C与FWS关系模型,利用步骤1获取的M/C信号,推求永久水体像元处FWS的时空动态分布,实现对永久水体处的洪水淹没范围高时空精度持续动态模拟;
步骤1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1.1、根据研究区域的河宽大小,选取合适的高时空精度被动微波亮温数据,并挑选出研究区域的河道观测像元和观测像元值的校准像元,其中河道观测像元简称M像元,校准像元简称C像元;
步骤1.2、提取M像元与C像元的逐日亮温值序列,计算M/C信号值,并进行滑动平均处理;
步骤1.3、根据步骤1.2中获取的M/C信号值的历史时间序列,提取判断洪水是否发生的阈值,初步确定研究区域某时间段中洪水事件的发生时间;
步骤1.2中提取M像元与C像元的逐日亮温值序列,计算M/C信号值的具体实现步骤为:
式中,TB,measurement是观测像元的亮温值;Tmeasurement是观测像元的实际温度;εwater为该区域的水体发射率;εland为该区域的陆地平均发射率;TB,calibration是校准像元的亮温值;Tcalibration是校准像元的实际温度;FWS是像元中地表水体所占的面积比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融合主被动微波遥感信息的洪水淹没范围动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具体方法为:
步骤2.1、基于步骤1中初步确定的洪水事件的发生时间,明确洪水事件灾前/灾中/灾后的对应时段,选取合适的星载主动微波遥感SAR影像,通过前处理过程,得到归一化的SAR影像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分布;
步骤2.2、基于多种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方法比选结果,构建基于SAR影像的水体/陆地分类算法,利用归一化的SAR影像雷达后向散射系数获取研究区域的水体/陆地分类结果;
步骤2.3、利用考虑地形地貌及水文因子分布特征的后处理算法,对步骤2.2中获取的水体/陆地分类结果进行修正,得到优化后的研究区域灾前/灾中/灾后水体/陆地分布情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主被动微波遥感信息的洪水淹没范围动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通过前处理过程,得到归一化的SAR影像雷达后向散射系数分布具体为:
式中,是归一化处理后的雷达后向散射系数;θ为雷达入射角;θref是参考角度,根据θ的范围分布一般取其平均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主被动微波遥感信息的洪水淹没范围动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1中涉及到的前处理过程具体为:读入数据、添加轨道文件、热噪声去除、辐射校正、滤波、地形校正以及导出数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融合主被动微波遥感信息的洪水淹没范围动态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2中涉及的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方法具体为:
监督分类法:采用随机森林法、最大似然法和最小距离法三种典型分类器;
非监督分类法:又称阈值法,具体采用Otsu法,其是一种自适应全局阈值确定方法,Otsu方法针对图像的直方图分布确定全局阈值,将其分为L个灰度,利用类间方差将陆地和水体区分出来,其目标函数为:
式中,是关于阈值k所对应的类别平均值的函数;随k值变化,表示其对应的总方差,全局阈值k*使得目标函数,即类间方差η达到最大值或等效地使得达到最大,通过迭代搜索实现: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未经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25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