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泵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1362.8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65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凤霞;刘天昌;王月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凤霞 |
主分类号: | F04C25/02 | 分类号: | F04C25/02;F04C18/344;F04C23/02;F04C29/00;F04C2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左端面设有泵腔,所述泵体的侧面设有与泵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泵体的右端面设有安装腔;所述泵体的左侧在泵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左盖,所述泵体的右侧在安装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右盖;所述泵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内设有叶片;所述安装腔内在右盖上转动连接有左端与转子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转子转动;所述安装腔内右盖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安装腔内在动力轴和第一转轴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在动力轴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齿轮传动组件均驱动第一转轴正向转动;该真空泵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在发动机反转时旋片不会断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真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泵。
背景技术
真空泵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对于汽车刹车系统所采用的真空泵而言,常见的有膜片式、旋片式、活塞式等多种形式的真空泵,其中,以旋片式的应用最为普遍。在旋片式真空泵中,包括在泵内偏心安装的转子以及定子,转子与定子的固定面相切,转子通过动力输入轴与外部动力机构相连接,并在外部动力机构的带动下以自身轴线为旋转轴线旋转。在这一旋转运动的带动下,两个或以上的旋片在转子槽内旋转,并与定子内壁相接触,将泵腔分为几个可变容积,从而利用容积差实现抽真空。对于传统的旋片式真空泵而言,由于动力输入轴的旋转依赖于外部动力机构的动力传递轴的旋转,因此两个轴之间通常会固定连接在一起。此外,对于汽车使用的真空泵而言,其动力通常来自于发动机,因此只要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则真空泵将持续地抽取真空。现有技术的真空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反转的情况,其中以发动机冷启动失败或者手动挡汽车在坡道后溜的情况最常见。发动机反转时会驱动转子逆时针旋转,从而转子200也会驱动真空泵旋片也发生逆时针旋转,真空泵旋片逆时针旋转后会导致吸气腔变小,由于吸气单向阀的存在,空气和机油无法从吸气口排出,这样会导致吸气腔压力增大,若无其它排气口,吸气腔压力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真空泵旋片断裂,造成真空泵损坏,甚至引起发动机其它零件的破坏;
(2)由于气体经上述抽空过程是会产生热量,旋片与泵体内壁的磨擦过程中也产生热量,因此若没有好的冷却方式,会致使泵体温度急剧升高,影响泵的使用寿命,严重时会产生旋片卡死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泵,其不仅结构合理,而且在发动机反转时旋片不会断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真空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左端面设有泵腔,所述泵体的侧面设有与泵腔连通的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泵体的右端面设有安装腔;所述泵体的左侧在泵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左盖,所述泵体的右侧在安装腔的开口处固定安装有右盖;所述泵腔内转动连接有转子,所述转子内设有叶片;所述安装腔内在右盖上转动连接有左端与转子固定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时带动转子转动;所述安装腔内右盖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位于第一转轴的下方且与第一转轴平行设置;所述安装腔内在动力轴和第一转轴之间设有齿轮传动组件,在动力轴正向或反向转动时,齿轮传动组件均驱动第一转轴正向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齿轮传动组件包括中间齿轮,所述右盖内以动力轴为中心设有弧形滑槽,所述弧形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转动连接有与动力轴平行的凸轴;所述动力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中间齿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凸轴上,且与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安装腔内在右盖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在动力轴带动第一齿轮正向转动时,滑块位于弧形滑槽的一端且中间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在动力轴带动第一齿轮反向转动时,滑块位于弧形滑槽的另一端且中间齿轮与第三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设有凹槽,所述转子的右端设有伸入凹槽内的凸柱,所述第一转轴的外侧固定设有伸入凹槽且插接在凸柱上的销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凤霞,未经苏凤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