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酚的高难废水厌氧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1513.X | 申请日: | 2020-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潘建文;周志娟;周静娟;周丽娟;潘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路宽 |
地址: | 453003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难 废水 一体化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酚的高难废水厌氧一体化装置,包括基座,基座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厌氧罐体,且厌氧罐体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导轨,厌氧罐体顶端内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推缸,且电推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钟罩,钟罩的两侧与导轨之间呈滑动连接,钟罩顶部内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且钟罩靠近电机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盒。本发明电机通过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的作用带动传动轴杆转动,传动轴杆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使得钟罩上下浮动时对沼液表面结壳进行破壳打碎,提高沼气产气率,滑轮滑动连接在导轨的内部,使得钟罩升降调节时更加的稳定顺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酚的高难废水厌氧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UASB反应器废水被尽可能均匀的引入反应器的底部,污水向上通过包含颗粒污泥或絮状污泥的污泥床,厌氧反应发生在废水和污泥颗粒接触的过程,在厌氧状态下产生的沼气(主要是甲烷和二氧化碳)引起了内部的循环,这对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和维持有利,在污泥层形成的一些气体附着在污泥颗粒上,附着和没有附着的气体向反应器顶部上升,上升到表面的污泥撞击三相反应器气体发射器的底部,引起附着气泡的污泥絮体脱气,气泡释放后污泥颗粒将沉淀到污泥床的表面,附着和没有附着的气体被收集到反应器顶部的三相分离器的集气室。
现有的技术中,厌氧一体化装置沼液表面容易结壳,导致了沼气产气率较低,同时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效率,实用性较差。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含酚的高难废水厌氧一体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厌氧一体化装置沼液表面容易结壳,导致了沼气产气率较低,同时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效率,实用性较差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含酚的高难废水厌氧一体化装置,该厌氧一体化装置能够实现含酚高难废水的去除,同时能够将含酚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有效降解为其它物质以方便后续处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含酚的高难废水厌氧一体化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外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厌氧罐体,且厌氧罐体顶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导轨,所述厌氧罐体顶端内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推缸,且电推缸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安装有钟罩,所述钟罩的两侧与导轨之间呈滑动连接,所述钟罩顶部内壁的轴心处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且钟罩靠近电机的顶部内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安装盒,所述安装盒的内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贯穿安装盒呈等距离结构分布的传动轴杆,且传动轴杆位于安装盒内部的外侧壁上分别平键连接有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所述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外侧壁上套接有同步带,且电机与传动轴杆之间呈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杆的外侧壁上焊接有等距离呈交错式结构分布的搅拌叶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电推缸推动钟罩在厌氧罐体的内部进行升降调节,而电机通过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同步带的作用带动传动轴杆转动,传动轴杆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使得钟罩上下浮动时对沼液表面结壳进行破壳打碎,提高沼气产气率,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进一步的,所述钟罩靠近导轨的两侧均焊接有定位座,且定位座靠近钟罩的四周内壁上均焊接有光杆,所述定位座的内部通过光杆的作用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靠近钟罩的一侧外壁上焊接有弹簧,所述滑板底部外壁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安装有滑动连接在导轨内部的滑轮。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罐体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等距离呈上下结构分布的爬梯,且厌氧罐体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护栏。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罐体顶部外壁的一侧焊接有排气管,且厌氧罐体正面外壁的底部焊接有人孔。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罐体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进料管,且厌氧罐体靠近进料管正上方的外壁上焊接有增温管。
进一步的,所述厌氧罐体远离进料管另一侧外壁的底部焊接有排渣管,且厌氧罐体靠近排渣管正上方的外壁上焊接有检测管,所述厌氧罐体靠近检测管正上方的外壁上焊接有溢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乾坤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5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液滴三荧光信号检测装置
- 下一篇:背板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