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式防堵落煤筒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1974.7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599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于飞洋;周丽东;崔春贵;陈家涵;张晓旭;王斌;朱世超;崔全锋;杜龙龙;朱向婉;王潇悦;芦瑶;杨遂军;关真;姚正勇;赵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顶山市安科支护洗选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6 | 分类号: | B65D88/66;B65G47/18;B65G69/04;B65G69/18;B65D88/64 |
代理公司: | 洛阳九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狄干强 |
地址: | 46702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式防堵落煤筒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式防堵落煤筒,包括筒体,筒体由竖直段和设在竖直段下方的倾斜段两部分组成,竖直段的一端形成进煤口,倾斜段的一端形成出煤口,所述倾斜段的迎煤面设有振动机构,所述振动机构的两侧设有夹持机构,所述振动电机的外部设有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中还设有位于倾斜段迎煤面的对立面上向振动机构吹风的风干机构,位于竖直段位于倾斜段的迎煤面同一侧的煤尘净化机构,所述筒体位于竖直段的两侧外壁上设有多个辅助振动机构。本发明在振动电机的振动下,煤炭不易堵塞,经振动板的振动,煤炭在通过落煤筒时分布均匀,不易堆积,避免煤炭分布不均匀容易堆积扎堆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煤系统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振动式防堵落煤筒。
背景技术
输煤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落煤筒堵煤这一现象时有发生,造成燃料输送过程的非正常中断,需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进行清理,严重的堵煤还造成输煤设备的损坏,对机组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如果遇到天气潮湿或煤湿度大的情况,会导致煤粘附在落煤筒侧壁,从而造成落煤筒的堵塞,需要人工或采用设备进行清理疏导;煤炭在经落煤筒落到输送皮带的过程中,煤炭的分布不均匀,使煤炭容易堆积扎堆,造成输煤设备的损坏,并且使堵塞现象进一步加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振动式防堵落煤筒,通过在筒体内设置振动机构,从而使落煤筒保持持续的振动,防止煤炭在筒内堆积导致堵塞。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具体方案为:一种振动式防堵落煤筒,包括筒体,筒体由竖直段和设在竖直段下方的倾斜段两部分组成,竖直段的一端形成进煤口,倾斜段的一端形成出煤口,所述倾斜段的迎煤面设有振动机构,振动机构包括贴设在倾斜段内壁的振动板和设在倾斜段外壁的振动电机,振动板通过多根弹簧与筒体内壁连接,振动板的表面沿煤炭的流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安装槽,每个安装槽内均卡设有一根凸棱,相邻的凸棱之间形成条形的过煤腔,且每个过煤腔的直径大小均不相同,以实现振动电机带动振动板振动防止煤炭在振动板上堆积,进而使振动板上的煤炭可进入不同大小的过煤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振动板沿煤流方向的两个侧边均设有用于限制振动板振动幅度的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弧形板和设置在弧形板两侧的翼板,翼板通过弧形板连接且和弧形板之间形成夹持腔,其中一个夹持机构的夹持腔朝向出煤口,另一个夹持机构的夹持腔朝向进煤口,振动板的侧边设置在夹持腔内并与夹持腔间隙配合,弧形板上设有多根连接杆,连接杆的一端通过螺栓与弧形板连接,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筒体的内壁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相邻的所述连接杆之间设置有用于防止煤炭掉入振动板与筒体内壁之间间隙的弹性填充物。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外设有对振动电机进行散热的空气循环系统,空气循环系统包括箱体和第一抽风机,振动电机通过格栅式支架设在箱体内,并将箱体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所述第一抽风机将筒体内空气抽出,并通过第一进风管道送入进风区内对振动电机冷却,出风区通过第一出风管道向筒体内的振动板鼓风,以形成空气循环的同时,利用对振动电机的余热,对振动板上的积煤进行烘干和吹扫。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倾斜段迎煤面的对立面设有风干机构,风干机构包括第二出风管道和贴设在筒体内壁的吹风盘,吹风盘上开有多个出风孔,且吹风盘通过第二出风管道与第一出风管道连接,以实现向振动板吹热风,对振动板上的煤炭进行风干。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第一出风管道上设置有第二抽风机,第二抽风机的进风口与第一出风管道连通,第二抽风机的出风口与第二出风管道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顶山市安科支护洗选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平顶山市安科支护洗选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1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粉单竹林生态高效培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超清液晶模组的分屏显示驱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