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穿越泥质松散隧道塌方体的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2590.7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18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3 |
发明(设计)人: | 吕志强;刘建文;张东山;安琳;刘佳;邱海飞;刘征洋;柳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00 | 分类号: | E21D11/00;E21D1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6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越 松散 隧道 塌方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穿越泥质松散隧道塌方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沿着隧道开挖轮廓线向前斜向打入呈间隔距离分布的众多根钢筋形成钢筋网棚,组成钢筋网棚的各钢筋分布在环向宽度不大于10cm的范围内,打入的相邻两根钢筋距离为20~40cm,每根钢筋与隧道纵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0°~60°,每根钢筋的上仰角为6~8°,相邻两根钢筋同向平行设置或反向交叉设置,钢筋网棚的纵向长度5~6m;
所述的沿着在隧道开挖轮廓线打入的钢筋网棚向前水平打入注浆导管、或注浆导管和注浆长钢管包括沿着钢筋网棚向前水平环向单独打入注浆导管;或沿着钢筋网棚环向交替水平打入注浆导管和注浆长钢管;
(2)沿着在隧道开挖轮廓线打入的钢筋网棚向前水平打入注浆导管、或打入呈交替设置的注浆导管和注浆长钢管,打入的相邻两根注浆导管或注浆导管和注浆长钢管的环向距离为0.8~1.1m,每根注浆导管或注浆长钢管至少与形成钢筋网棚的一根钢筋交叉;
(3)通过打入的注浆导管或注浆长钢管对隧道前方土体进行注浆固结,注浆液体采用早强硫铝酸盐水泥单浆液,浆液配比0.7~1:1,注浆压力0.5~1Mpa,注浆顺序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间隔跳孔浆液,对隧道洞身初支以外2~2.5m范围内和仰拱初支以下1~2m范围内的土体进行固结加固,形成一个保护隧道的环带状注浆固结拱、或形成一个犬牙凸环带状注浆固结拱,为隧道开挖及支护提供支撑;
所述的注浆长钢管的长度为9~11m,管外径为36~50mm,管壁厚2~3mm的无缝钢管,注浆长钢管的前端为尖头端,自后端1m至前端的管壁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浆孔;
所述的注浆导管的长度为6.5~7m,管外径为36~50mm,管壁厚1~2mm的有缝钢管,自后端1m至前端的管壁上呈间隔距离设有出浆孔;
所述的打入的注浆导管、或注浆导管和注浆长钢管位于钢筋网棚的上部、或下部、或上、下交替设置;
所述的注浆顺序按由外向内,自上而下,间隔跳孔浆液为自打入的注浆导管或注浆长钢管的外部向内注浆,由隧道开挖轮廓线顶部向两侧且间隔一个注浆导管或注浆长钢管浆液;
(4) 待注入的浆液凝固后形成一个支护固结段,沿着隧道开挖轮廓线向前掘进3~5m,至距钢筋网棚的前端边沿处1m范围内,完成隧道初支;
(5)重复步骤(1) ~(4) 共连续施作纵向数个支护固结段,前、后相邻固结段的钢筋网棚应有60~80cm的搭接长度,若采用沿着钢筋网棚环向交替水平打入注浆导管和注浆长钢管,则前、后相邻固结段的注浆长钢管应相错设置,从而形成各支护固结段的纵向相错咬合,至穿越泥质松散隧道塌方体;所述的钢筋网棚包括同向左倾斜的与隧道纵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0°~60°呈间隔距离分布的众多根钢筋形成的钢筋网棚;或同向右倾斜的与隧道纵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0°~60°呈间隔距离分布的众多根钢筋形成的钢筋网棚;或与隧道纵向垂直面的夹角为40°~60°相邻两根钢筋反向交叉设置形成钢筋网棚;所述的钢筋的打入前端为尖头端,钢筋的直径为3~4cm的螺纹钢筋,每根钢筋长度为7~8m;所述的打入注浆导管或注浆长钢管的长度大于打入的钢筋网棚的纵向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穿越泥质松散隧道塌方体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注浆结束标准以压力为主要控制标准,注浆终压5~8Mpa,注浆效果检查以检查不塌孔,不涌泥,检查孔出水量小于0.2L/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259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