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块数据多因子匹配融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933276.0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115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黄飞;俞敏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9 | 分类号: | G06F16/29;G06F16/28;G06F16/2455;G06F16/2458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廖银洪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因子 匹配 融合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块数据多因子匹配融合方法,用于实现区域内数据的互联共享,包括步骤S1:建立城市区域分级方法,通过地理数据以及和地理数据具有关联关系的地理对象进行聚类并且基于聚类结果将城市空间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城市区域,通过采集和统计各个城市区域的地理信息,分析并且设立标准化的区域分级编码体系。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块数据多因子匹配融合方法,其以城市或者社区为单位,整合各领域条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区域内数据的互联共享,解决了部门间数据垄断,难以流通的问题,为实现科学的精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据匹配融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块数据多因子匹配融合方法。
背景技术
世界正在进入一个由数据主导的时代,作为大数据发展的高级形式,块数据的应用正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块数据打破了点数据、条数据存在的数据孤岛和数据垄断,是一种新的数据观。与条数据的指向性聚合不同,块数据是具有高度关联性的各类数据在特定平台上的持续聚合。在社会治理领域,块数据就是以行政区域形成的涉及人、事、物的各类数据的综合,块数据的建设,是以城市、社区、网格为单位,整合各条线数据。实现区域内数据的互联共享。
由于早年系统信息化基础薄弱、分散存储以及系统之间难以实现互联互通。部门数据难以在更大范围内进行交换、共享,使得某一领域的数据成为一个个孤岛。部门数据具有单维度性和封闭性,数据被少数部门所垄断,难以开放和流通,仅仅凭借单一领域的数据很难把握社会发展规律,难以实现科学的精准决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块数据多因子匹配融合方法,其以城市或者社区为单位,整合各领域条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区域内数据的互联共享,解决了部门间数据垄断,难以流通的问题,为实现科学的精准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块数据多因子匹配融合方法,用于实现区域内数据的互联共享,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建立城市区域分级方法,通过地理数据以及和地理数据具有关联关系的地理对象进行聚类并且基于聚类结果将城市空间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城市区域,通过采集和统计各个城市区域(各条线业务数据涉及)的地理信息(具体主要为城市区域的地名),分析并且设立标准化的区域分级编码体系;
步骤S2:建立数据资源库的集成,通过大数据采集平台接入(智慧)城市区域的(各个)数据源(包括资源的感知数据、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数据以及网络上的各种数据等,例如主要的专利数据库和底图数据库),并且数据源通过数据接入区以批量非实时或者流数据实时计算的方式进入数据缓存区;
步骤S3:采集和统计城市空间范围内各个采集位置在不同时间段的人口数据,并对人口数据进行聚合形成人口大数据,将基于地理数据建立城市空间范围内不同时间段下地理对象与采集位置的人口数据之间进行关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1:收集城市区域的(公安、民政、统计等部门的)地名统计数据,并且通过统计数据对城市区域的所有地名进行整合;
步骤S1.2:基于整合后的地名建立城市区域的地名数据库,使地名数据库的虚拟信息与城市区域的实体信息进行匹配;
步骤S1.3:基于整合后的地名建立城市区域的地名分类、分级和编码的指标体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S1.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3.1:以城市区域多边形控制城市区域的各个行业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基础空间框架信息共享数据集中的检索与定位;
步骤S1.3.2: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单元点、空间单元线和空间单元面为基础构成基本的地址单元;
步骤S1.3.3:根据地址单元进行编码,以形成相应的地址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兴数字城市实验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3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