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雷达的突防方向获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933416.4 | 申请日: | 2020-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30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夏栋;李淑华;李大龙;孙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 |
主分类号: | G01S7/38 | 分类号: | G01S7/38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华枫 |
地址: | 26604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雷达 突防 方向 获取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雷达最优压制干扰效果的被掩护目标突防方法,方法用于在干扰机压制干扰的掩护下,被掩护目标针对目标雷达进行突防时的最优突防方向的获取,方法包括:基于目标雷达的工作参数,创建天线方向特性模型;基于天线方向特性模型,建立暴露区模型;基于暴露区模型,分析计算针对目标雷达的突防方向。根据本发明的针对雷达的突防方向获取方法,充分考虑了雷达天线空间选择特性对干扰效果的影响,给压制干扰下被掩护目标突防方向的选择提供策略指导,能够在干扰机性能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好的干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干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对雷达的突防方向获取方法。
背景技术
对雷达实施压制干扰时,干扰机与被掩护目标在同一方向上时,雷达波束照射目标时干扰信号从雷达天线主瓣进入,此时干扰效果是最优的。然而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出于隐蔽安全以及装备机动性的限制,被掩护目标可能与干扰机相对雷达处于不同的方向上。根据雷达距离方程目标回波功率随目标距离的减小成四次方剧烈增加。当干扰机到雷达距离一定,随着被掩护目标到雷达距离的逐渐变小,目标回波功率将会超过进入雷达的干扰功率。从而目标将会被雷达发现,对应发现目标的临界距离称为最小压制距离或烧穿距离,对应目标发现区域称为雷达暴露区域。
目前采用的技术基于以下原理:当被掩护目标与干扰机在同一方向上时,雷达照射被掩护目标的同时干扰从雷达天线主瓣进入,烧穿距离最小;当被掩护目标所在方向与干扰机所在方向的夹角变大时,烧穿距离随夹角单调变大;当夹角角度相差180°,烧穿距离最大。因此干扰方向应选择尽量靠近被掩护目标所在方位。
然而,现有技术没有考虑雷达面天线的方向图特性,影响雷达突防策略的正确部署。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雷达突防策略部署的正确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雷达的突防方向获取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雷达的突防方向获取方法,所述方法用于在干扰机的压制干扰的掩护下,被掩护目标针对目标雷达进行突防时的突防方向的获取,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雷达的工作参数,创建天线方向特性模型;
基于所述天线方向特性模型,建立暴露区模型;
基于所述暴露区模型,分析计算针对所述目标雷达的突防方向;
其中,所述干扰机为一部或多部,当所述干扰机为一部时,所述突防方向包括所述干扰机的压制干扰方向和所述被掩护目标的突防方向;当所述干扰机为多部时,所述突防方向包括多部所述干扰机的配合压制方向和所述被掩护目标的突防方向。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针对雷达的突防方向获取方法,充分考虑了雷达天线空间选择特性对干扰效果的影响,给压制干扰下被掩护目标突防方向的选择提供策略指导,能够在干扰机性能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好的干扰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基于目标雷达的工作参数,创建天线方向特性模型,包括:
基于所述目标雷达的波束宽度,根据预设函数建立基本形状函数;
基于所述目标雷达的旁瓣增益建立修正函数;
通过所述修正函数对所述基本形状函数进行修正,获得天线方向图函数;
基于所述天线方向图函数和所述目标雷达的主瓣增益,创建所述天线方向特性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本形状函数为:
其中,θ为被掩护目标与所述目标雷达之间的连线、以及所述干扰机与所述目标雷达之间的连线之间的夹角,θ3dB为所述目标雷达的波束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修正函数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青岛校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9334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注意力机制的频带扩展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功能性膜